493053
post:493053

尹润萍 音乐 《花之圆舞曲》教学设计

  • 发布时间:2012-06-25 08:03
  • 作者:尹润萍
  • 点击量:

《花之舞曲》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尹润萍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花之圆舞曲》的欣赏过程中充分体会作品的美感,享受音乐美所产生的愉悦感受。

2、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从中体会圆舞曲共有的特点以及该作品特有的韵律特点(音乐的自律);并将自己的感受通过舞、唱、演等方式表达出来。(音乐的他律)

3、  通过简单的动作及表现形式的变化了解、记忆作品主题,感知作品结构。

教学重点:感受《花之圆舞曲》的韵律,体会作品的音乐美。

教学难点:从音乐的“自律”到“他律”,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由正确感受到自然表达的提升。

教学过程:

一、三拍子的节拍韵律:圆舞曲共性的感受与表达。

1、入境欣赏,动作体验

师:随着音乐轻轻地摇摆                                                        【播放音乐】

师:第一组的同学请上来,我们围成一个圈,其余同学继续摇摆。我们跟着音乐节拍走,然后换方向,好请回位。第二组上来……第三组上来……

2、圆舞曲节拍感受与表现。

师:音乐是美妙的,其实音乐和我们生活当中许多事情都是相通的,大家来看下面一组图片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与你听到的音乐又有什么联系呢?                                  【点击幻灯片】

生:我发现这些图片全是圆形的。

师:那与音乐又有什么联系呢?

生:我觉得音乐很圆润,有点像圆舞曲。

师:圆舞曲是一种跳舞用的音乐,是三拍子的,给我们一种旋转的感觉。你能不能用你的身体表现圆舞曲旋转的感觉,你来试试。

师:下面请跟着音乐转一转你的身体,可以转一转腰,肩膀,手腕……              【播放音乐】

师:同样是转动身体怎样才算表现出了三拍子的韵律,比较一下我做的两种动作,动作不仅仅可以表现旋转还以表现出韵律来,我们再来试试。                                                                        

师:这说明你们对节拍的感觉非常敏锐。可是你们知道吗,圆舞曲之所以有这种旋转的感觉不仅仅来源于它三拍子的节拍,在它的旋律中是否也蕴含着这种圆的旋转的感觉,我们来听听下面一段旋律。

                                                                           【播放音乐】                                        

二、第二乐段:《花之圆舞曲》中的特有韵律的感受与表达。

1、旋律线条的韵律(第二乐段主题1

师:你们可以随着旋律自己画画旋律线条。看看你们画的是不是这三条旋律线。这个线条有些很圆润很长,也有的转个小圈,有的高,有的低,你们能用身体表现出这样的线条变化吗?我们来试一下。

【出示旋律线的课件】

师:原来旋律中也蕴含着旋转的感觉……

2、节拍重音变化产生的韵律(第二乐段主题2

师:其实圆舞曲的变化还不仅仅来源于节拍、旋律,还有更多,想不想再深深地研究一下?我们来看下面一段旋律       【出示歌谱课件】

师:请在下面这段音乐中如果听到有这个旋律请你唱出来,并且听听演奏这个音乐的乐器是什么,是拉弦的还是吹管的?                                 【播放音乐】

师:如果你觉得是拉弦的就做拉小提琴的动作,都觉得是拉弦的啊?好,先推弓再拉弓,做着这个动作我们再来听一遍音乐。                 【播放音乐】

师:你们小提琴都演奏的非常棒,但你们注意听了吗,这里的重音是常规的强弱弱的规律吗?仔细听听看,重音在第一拍吗?                  【播放音乐】

师:重音在哪?

生:在第二拍                        【出示歌谱】

师:我们第一拍唱音,后两拍来拍腿,我们试试看。

师:现在我们分两半,一边同学我们拉小提琴唱音,一边同学拍腿,看看我们配合的美妙不美妙。下面我们配合着去尽情地欣赏圆舞曲给我们带来的美妙感受。准备——

3、第二乐段的完整感知

师:太棒了!给自己一点掌声。其实啊音乐就是在这样不停地变化中产生了美妙的感觉。把我们刚刚看的两个片段联系起来,我们再来听一遍,看看它让你想象到了什么?【出示幻灯片】

生:它让我想到了优美的舞姿。

三、第一乐段:“花之舞会”——学生对音乐理解之表达。

   1、情境设置

师:我现在就要送你们一个美美的东西,在你们脚底下,是什么啊?是花环,接下来把花环戴在你头上。这么多人戴上美丽的花环我仿佛置身在春天的大花园中。【播放视频】

春天啊,当第一缕微风轻轻吹过,春天的阳光洒下大地,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小精灵快醒了,他们动动翅膀,伸伸懒腰,飞向天空,飞向草地,唤醒百花,来吧来吧,一起来参加一次花儿的舞会,你们想不想?

2、结合动作欣赏感知需表现的音乐元素

师:通常啊都是一个绅士邀请女生跳舞,我们班有没有小绅士啊?没有吗?可是老师今天很想跳舞呢,没有人来邀请我吗?好,你来。

师:请你们仔细看音乐和我们的舞姿有什么联系,什么样的音乐配什么舞姿?

师:我的搭档好不好?我太喜欢你了,请上位,谢谢。我的舞姿和音乐有什么关系?

生:都是很优雅的、很轻盈。

师:下面我们看着图再来安静地欣赏一遍音乐。 【出示课件图形谱】

师:结合图谱与动作对比其中不同句逗的音乐元素,如沉稳连贯的、轻盈优雅的、流畅的、跳跃的等等。

    3、小小舞会:自我表达的演练与提升

师:下面我请几位小绅士去邀请你的舞伴上台来。下面我们的小绅士先拉成一个圈,女生在外面再围成一个圈,男女生面对面。来,男孩子伸出左手,女孩子伸出右手,我们来练习一下最后那个动作。准备,面对面!

师:这是第一次练习,下面同学你认为谁跳得最好,为什么?(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然后再组织舞者练习,观者、舞者都有自己的思考与表达,在交流与练习中提升自我对作品的理解)

师:这一次跳得怎么样(掌声),这一次跳得很棒,今天的舞会非常的成功。

四、作品的完整呈示与欣赏。

师:刚才我们听了一段好听的圆舞曲,它的名字叫做《花之圆舞曲》,一起读一遍。

师:简介作品及作曲家【出示《胡桃夹子》相应图片资料】

师解释曲式结构【配合相应的音乐片段】:引子 ABA 尾声

师:想不想从头到尾感受一下这首乐曲,我们分工,A段就台上的同学来表演,B段就由我们坐着的同学来表演,该拉小提琴的拉小提琴,听到了属于自己的旋律请及时作出反应。

师:谢谢大家,请上位。

五、总结下课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柴可夫斯基谱写的《花之圆舞曲》,大家喜欢这个作品吗?我相信啊经过这节课同学们对圆舞曲的旋转感又有了新的认识,除了节拍还有什么会带来旋转感?旋律、舞姿、队形。我相信从今天开始你会更加的喜欢圆舞曲,喜欢它的旋转感。让我们在《花之圆舞曲》的美妙旋律声中离开课堂,好吗?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