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1189
post:491189

提秀雷 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

  • 发布时间:2012-01-03 21:38
  • 作者:提秀雷
  • 点击量: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

一、情境导入:引发冲突,产生要整理信息的需要。

小朋友,你们喜欢逛超市吗?逛过吗?

小明和小华放学后到超市买笔记本,遇到了他们的好朋友小军。(出示教学主题图)播放录音:

小军:Hi!小明你好!小华你好!

小明:小军你好!

小华:小军,你来买什么文具的?

小军:和你们一样,也来买笔记本。

小明:我买了3本,用去18元。

小华:我买和小明同样的笔记本,买了5本。小军,你呢?

小军:我带了42元。

从对话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完整的复述出来吗?

预设:(由于信息出现太快,生不能复述,生做疑惑状)

师:你们怎么啦?(为什么没人举手啊?)

预设1:

师:你希望老师给你提供什么帮助?

生:把对话再放一遍。(或者再听一次)

师:好。这一次仅仅是听吗?还要怎样?

预设:(记下来)

师追问:把所有的内容一字不漏的记下来?

预设2:再给你们一次机会,你有什么办法能把刚才谈话的信息留下来吗?

生:用笔记下来。

师:把所有的内容一字不漏的记下来?

生:记录下主要内容。

师:你们也赞同他的方法吗?

生:

师:好,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我们就按他的方法来。

二、自主探索整理信息的方法。

(一)初步学习整理信息的方法

1.再次播放录音材料,请学生整理信息。(留的时间稍微多一点,给生记录的时间)

2.展示生的作品。

展示的预想:

①A展示用文字整理但是信息不全的作品和B用文字整理,全但是比较繁琐的作品。

(比如:A小明买笔记本用去18元,买3本,小华和小明买的一样买了5本。B小明买3本用去18元,小华买5本,小军带42元)

仔细观察这两个小朋友整理的信息,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A同学的信息没有写完整,B同学把有用的信息都写下来了。你观察的真仔细!

②继续展示整理简洁的。

(比如:小明3本  18元  小华5本  小军42元)

师:和刚才的两份作品比,你觉得这个小朋友整理的怎么样?

生:比较好!

师追问:好在哪?

生:很完整,也比较简洁。

③聚焦有序。

方案一:老师这儿还有两个小朋友的作品,出示:

A小明: 3本    18元           B小明:3本  18元

小华: 5本                     小华:5本

小军:42元                     小军:     42元

问:这两种整理方法,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相同点:整理的完整、简洁。不同:A写的有点乱,B比较条理,把本书和本书对齐,元数和元数对齐,这样看起来方便。

师:他的意思,你听明白了吗?

生:

师:这样对应起来更方便我们找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方案二:出示A或B

A小明: 3本    18元           B小明:3本  18元

小华: 5本                     小华:5本

小军:42元                     小军:     42元

如果是A,师问:你觉得这位同学整理的如何?对他的整理你有什么建议吗?

如果生发现不了一一对应的问题,师引导(用手势)生关注到本数和本数写在一起,钱数和钱数写在一起。

 

如果是B,师问:你觉得他整理的怎么样?好在哪?引导生说出一一对应。

 

提问:为什么要把本数和本数写在一起,钱数和钱数写在一起?

指名回答。

师小结:这样对应起来更方便我们找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3.刚才,我们讨论了5位同学的作品,在这5份作品中,你最喜欢哪一份?说说你的理由。

师:这位同学提醒大家在收集整理信息的时候要……

生:全面、简洁、有序(还要把信息一一对应)

师:说的真好!

4.听听看,白菜老师给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音频出示:小华用去多少元?)

师:如果要把这个问题进来,你认为应该写在哪呢?

根据生的回答,把整理问题。

根据这些条件,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生自由提问题)

根据生的回答,板书:小军能买多少本?

问:你能把这个信息整理进来吗?

(指名整理)。

师:为了让别人看的更清楚,我们还可以添上表格线。(师画上表格线)现在,我们把表格请到大屏幕上。

(二)进一步学习整理信息的方法

1.你能根据屏幕上的整理,调整、完善你刚才整理的信息吗?

(生调整自己整理的信息)

2.整理好信息,我们就可以解决问题啦。接下来解决问题,你是看上面的购物图还是看下面的表格呢?说说你的想法。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体会到列表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作用啦。

3.你能列式解答这两个问题吗?(指名板演)

 做完后和同桌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板演的学生汇报自己的思路和做法。

师:小朋友,你都做对了吗?

这两个问题简单不简单?我想即使不上这节课,很多同学也能够解决。但今天在解决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指名回答2-3人)

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小结:通过摘录整理、列表整理,使要解决的问题变得一目了然。其实啊,这就是我们今天探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板书课题)

刚才我们用列表的方法解决了小华用去多少元和小军买了多少本这两个问题。这个表格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简化:(板书)

3本——18元

5本——(   )元

(   )本——42元

3本要18元,那5本对应的应该是多少元呢?买几本要付42元呢?我们把信息这样一整理,你发现了什么?(本数越来越多,钱数也越来越多)本数和钱数都在变化,但不变的是什么?所以在解决问题时,我们都要先求出一本笔记本的价格。

 

三、应用策略,解决问题。

1.买完了文具,他们来到了水果区。水果区正在搞低价促销呢,屏幕上滚动显示着促销信息。

(1)你能用列表策略整理题目吗?

生自主整理信息,然后完成问题。

指名汇报。

汇报时,先出示:

苹果

6千克

24元

 

8本

?元

师:你能对照表格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吗?

 

师:你们也是这样整理的吗?

 

讨论是否要整理梨子的问题。

师揭示:整理信息时要整理必要的信息。

 

生列式解答。

 

(2)李奶奶的问题你会解决吗?(学生列表整理,然后解答问题)

 

2.超市里真热闹,体育老师带着两名同学正买球呢,我们去看看。(出示图)

图中的信息真不少呢!看着这个问题,你就直接解答吗?

打开书67页,把信息整理在图下面的表格里。

展示表格。问:这个表格你能看明白吗?谁来说说这个表格的意思?

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回顾今天的学习,我们讨论了用摘录、列表的方式整理信息。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策略。现在你对策略有了一点了解吗?运用策略就会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清晰,方便我们理解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今后,我们将会学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