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里有什么》教学设计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张开泉
一、教学要求:通过各种形象生动的事例,让学生了解语文这门学科的内涵和外延,进而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故事的选择中包含的趣味性和哲理性。
三、教学难点:体会语文学习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是我们新学期的第一节语文课。看到不少同学已经把书打开,急于知道今天老师会讲什么,我很高兴。因为大家对语文还是有兴趣的,很好。确实,语文作为我们学习母语的最重要的学科,作文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值得我们为它倾倒。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探讨的就是一个让我们在学习语文之前思路更清晰的问题——语文里有什么?
因为你只有明白了这门学科里蕴藏的奥秘,你才会有目的地去学习去探索,也唯有这样,你才能体会到这其中的无穷乐趣。
(二)了解语文的丰富内涵
引:大家想一想,你认为语文里有些什么。这样的打动我们。使我们心驰神往呢?(针对大家的回答,适时给予点拨,并引入今天的重点内容)
1、语文里有学问
如果认为语文就是识字,那就太浅薄了。语文里有许多学问,值得我们去探究。比如说,我们知道,一个汉字,如果是形声字,它的偏旁和这个字的意思是有关系的。如木字旁或三点水的字,意思一目了然。可是由于造字的年代离我们实在是太久远了,所以,有些字的偏旁和含义就别掩盖住了。比如耳朵旁的字,像“聪、郭、阳”,似乎都与耳朵有关,其实翻开我们中国最早的一部字典——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就会知道,原来,只有“聪”是真正与耳朵有关的,“郭”与城市有关,“阳”与山或石块有关;其实再推广一下,凡是有类似偏旁的字都和这三类有关。还有我们南京话中的有些字,我们也应该知道,如“潽、拔、滗”等字的写法。这些知识,不学语文,你可能一辈子也不会知道。你说,语文是不是让你越来越有内涵、越来越有学问?还有“佳城”这个词,你认为它是什么意思?
2、语文里有哲理
注意,我这里所说的不是道理,而是哲理。哲理就是让人思索,觉得有道理,而且放到许多场合也能用的道理。比如说我们中国非常流行的一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成语,他就是一个故事,一则非常有哲理的故事。谁会说?
塞翁失马是一祸,得到另一匹是福;儿子骑马摔断了腿是祸,因此避免成为战争的牺牲品是福。一个普通人家发生的几件事说明了一个极其深刻的道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在你得意的时候不忘乎所以,在你失意的时候不自暴自弃,始终有一颗如塞翁一样的平常心,人生就会变得智慧而通达。这在我们平时的考试中也适用。一次考好不要骄傲,一次失败不要气馁。学学塞翁,人生就会与众不同。
3、语文里有趣味
语文的趣味有很多,光是玩文字游戏,就足以让人流连忘返。这里与大家分享三个小故事。
A、慈禧太后与“莲叶托桃”的故事(连夜脱逃);
B、为崇祯皇帝拆yǒu字的故事(庙宇、半隐半现的庙宇、老僧挑水);
C、胡适辞官的故事。(干不了,谢谢!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胜感激!)
4、语文里有情感
文学的东西之所有打动人,最重要的还是它的情感。我们大家写文章,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学问、哲理、趣味都难以表现,你可以表达你的情感。
下面我们就比较几个句子的情感的不同。
A、“给我上”和“跟我上”(贪生怕死和身先士卒)
B、“你是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和“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强烈斥责)
C、“我看不见”和“春天来了,可是我看不见她”(渴望与哀伤令人同情)
(三)小结
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的仅仅是语文中很少的一部分,只要你爱语文,爱读书,爱思考,你就会发现语文中愈来愈多的奥妙,你就会发现,你喜欢语文,绝对是选对了!
(四)作业
找几则电视等媒体上的广告语,看看有没有我所说的学问、哲理、趣味或情感。也许,你还能能发现语文里还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