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老教师的风采
——听王爱荣老师的课有感
首先,王老师的课堂用语很流利,运用自如,和学生配合默契。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王老师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她能整节课坚持用英语授课,学生也能紧跟王老师的节奏,成功完成课堂上的每一个活动。从这节课可以看出,王老师平时的课一定也是这样的,一位老教师能坚持用英语授课,我们年轻老师更是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让孩子在课堂上听到纯正的英语,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其次,王老师的课容量大,节奏快,学生学得很扎实。
1. 复习四季时,王老师让学生归纳了每个季节是由哪几个月组成的,并且让学生开火车练说,学生注意力非常集中,紧跟王老师的节奏,训练很有效。当学生唱起月份的歌曲时,虽然没有音乐,但节奏把握得很好,唱得很好听。我想到了我班上的学生也许唱不了这么好,或者他们可能要跟音乐才会唱。可见,王老师平时教得很扎实。歌曲之后,有三篇阅读填空让学生进一步练习巩固,我觉得非常精彩。这三篇阅读层层递进,由学生熟知的中国四季到与中国相反的澳大利亚的四季再到北极的四季,学生的思维一次次受到挑战,知识积累也越来越多,视野越来越开阔。在做第三篇阅读时,学生感到困难,王老师也能适时拓展学生的词汇量,比如The sun rises in the morning. The sun sets down in the evening or at night.
2. 当课件中呈现悉尼歌剧院的图片时,王老师让学生们猜猜图片中的孩子们要去干什么,我以为要复习一般将来时态了,没想到下面王老师呈现了一幅地图,问学生:How can they get to the theatre?原来先让学生复习问路句型,设计得很巧妙。接着,由一篇选词填空的阅读过渡到How can I get to the library?这次的答句和平时学得有所不同:Walk along this street. After five crossings, you will see the library on your right.通过这样的复习,学生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对句型掌握得更全面。
3. 接下来,王老师让学生复习了语法,如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有填空、有模仿例子改写句子,还有对于这些时态的详细讲解。我觉得这些都非常实用,学生只有语法功底扎实,才能减少口头和笔头错误,才能取得好成绩,所以即使是一节公开课,王老师也没有避讳讲解语法,虽然讲到语法时有些枯燥,但这是学生必过的一关。有些公开课热热闹闹,很花哨,看起来听起来似乎很养眼养耳,但学生掌握得很不扎实,连基本的语法都不懂,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上完公开课后,老师还是要炒回锅饭。因此,王老师的这节课,让我看到了老教师课的朴实和扎实。在我以后的课中,要多向王老师学习。
最后,王老师的课让我看到了老教师的从容和老练。王老师上课的时候,只能选择复习课来上了,因为新授内容已经全上完了。可我们都知道复习课最难上了,都有点替王老师着急,可王老师胸有成竹,从容不迫,没让我们任何人帮忙,自己搞定了课件,自己设计了教学过程,最终上出了一节精彩的课。而反思我自己呢,当得知要上公开课时,心里总是很慌乱,有点六神无主的感觉,想想真应该学习王老师的大将风范。课堂上,王老师对学生的错误也是很有方法的,当学生出错时,王老师一般会用他说错的句子再反问一句,给学生改正的机会,这样做保护了学生的自尊,也让学生牢记了正确的知识。在王老师的课上,学生是不敢懈怠的,因为他们随时会被王老师请到发言,我觉得,王老师的这个方法很好,高年级学生主动举手发言的通常都是固定几个人,其他人因为各种原因不想发言,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惰性,很容易开小差或干别的事。而王老师课堂上高频率的发言让学生没有空子可钻,只有认真听讲,被喊到时才不会出糗。
总而言之,“姜还是老的辣”,教育之路是无止境的,只有多向王老师这样的优秀老教师学习,我的教育之路才能越走越宽、越走越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