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548
post:492548

音乐课堂中师生、生生的对话方式的思考

  • 发布时间:2014-01-10 09:28
  • 作者:尹润萍
  • 点击量:

一、小组合“做”,生本音乐课堂重要的对话方式。
如同生本教育的其它课堂一样,音乐课学生的主要活动方式也是小组活动。这意味着生生间的对话绝大多数发生在小组内部,其目的是使学生间的思维产生碰撞,从而相互提高。但与其它学科不同的是,对话的主要方式不是“说”,而是“做”,即包括歌唱与表演等各方面的音乐活动。
在二年级的生本班的第六小组里,后面的两个男孩子素来不和,状况不断,从来都是话说不到一起去。这使所有人相信,他们所在的小组的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果然,在一次小组表演前的讨论中,他俩轮番地来向老师“汇报”,数落对方的不是。而教师只是告诉他们,不用管对方说什么,只管照自己想的尽力演好就是了。结果,在实际的表演中,这个小组的表演特别出彩,配合巧妙,精神饱满,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而这两个男孩子因得到了大家的鼓励而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后半节课上得格外认真。
这就是小组合“做”的力量,在做的过程中,没有对他人的言语,只有内心不断地思考,如何发辉自己最大的能力,去配合别人,使集体的效果“最优”。专心于“做”,不需要指挥者,需要每一个积极的参与者。
二、教师,小组合作的参与者
直接用音乐进行对话,并不是教师不能说话。在生本音乐课堂中,教师在小组合作的中应发挥激发学生思考的作用,大力提倡的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将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充分调动。
  如在低年级小组讨论之前,教师应当使明确讨论的内容,教给学生浓度表演的方法和步骤。在活动中,教师应有参与表演的意识,以自身的行动引发学生更深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