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1619
post:491619

创设想象情境,培养学生多向思维

  • 发布时间:2013-06-24 09:23
  • 作者:陆咏梅
  • 点击量:

创设想象情境,培养学生多向思维

                        ——“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反思

想象是创造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不受固有现实原型的束缚。因而它又是一种具有极大自由度的思维形式。对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创造想象是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学习数学知识、解题及创造性学习数学必不可少的。小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就越有创见,思维方式就越多样独特。因此,我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教乘法的初步认识,当师生共同提出:所有的加数都相同时可以用乘法计算,这种计算较简便。之后,为了防止学生过早地形成心理定势造成思维僵化,我便设计了888788=?这样一道题:“看谁能又快又准地说出答案?”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想出了8×57的方法。有的学生想出了8×61的解法,这种方法富有创造性,因为他经过独立思考在“7”的位置上想象出一个不存在的“8”,又依据“乘法是相同加数相加”的原理把加法换成乘法,还通过推理论证,从积中减去人为增加的“1  。这样就解除发展思维的一切自我束缚,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