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这学期我教授的是flash,上周给学生介绍了如何制作相册,用一张照片来设置运动效果、翻转和旋转效果、放大缩小效果,还有渐变透明效果。学生兴趣很大。一开始教授的时候我们开始制作运动效果,就是让相册从舞台外侧进入舞台,这一步操作时要点是把图片导入时转化为元件,并且是图形而不是影片剪辑。经过提醒,学生能够掌握。当制作了放大效果的图片动画之后,我请学生思考如何制作缩小的动画呢?虽然不是我示范的,但是有举手的同学。我就请他们上台示范,果然,孩子的能量很大,他们能够举一反三,知道先插入关键帧,再设置变小,然后设置补间动画。
虽然大部分孩子没有接触过flash,但是他们的能量是无限的。孩子的思维也需要老师去开拓。当制作完了一张图片的相册动画之后,我让学生自主完成多张图片的相册动画。他们通过这个练习,能够进一步巩固上节课所学,并且遇到问题老师及时纠正,共性问题全班讲解。于是一节课下来,我们可以欣喜的看见许多有特色有创意的作品。这是最大的收获。
这个单元的flash是讲解变形动画。从运动动画到变形动画,其实差别不算太大,但是要让学生一步步的明白还是需要老师耐心讲解的。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动画:由一个长方形变成一个圆形,再由圆形变成一个卡通形状,最后出现四个字,天天快乐。当我引入了这个动画完之后,孩子们很是兴奋,觉得好神奇啊,也有的同学觉得很难。我说“只要你和郭老师一起一步步往下走,就一定可以完成这个变形金刚。”那么什么是变形动画呢?变形动画就是在两个关键帧之间制作出变形的效果,让一种形状随时间变成另外一种形状,还可以对形状的位置、大小和颜色进行渐变。
在制作的过程中,我先演示,进而学生操作,这是由长方形变成圆形的动画我特别提醒学生补间为“形状。”第一个变形做完,孩子甚是开心。此次,我提问:运动动画和变形动画制作过程有什么区别?运动动画制作的过程,做运动的对象时元件,而变形动画制作的对象不是元件。那么,如果要制作变形动画的对象是元件的该怎么办呢?请继续往下看。
第三个动画就是制作文字的变形动画,但是我们发现文字输入完毕后边框有蓝色,此次我用了一个比喻,我们可以把沙子做成各种造型,但是你可以把砖头做成各种造型么?我们要把元件进行打散,也叫分离,让文字元件彻底成为可以变形的对象,而有的文字可能需要打散两次。如此一来,学生纷纷要动手尝试,事实证明,他们的创造力惊人,在这个简单的动画基础上,有的学生增加了运动动画,让对象做形变的同时在运动;有的学生画出了笑脸的形变;有的则用英文在做形变。看到了孩子们踊跃举起小手要展示作品,我真觉得一节课40分钟太少了。
Flash我也是第一次教,发现自己每节课都有新发现,新感受。越来越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