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课上,体育委员整队,口令发了好几遍,队伍里还是有几个人在叽叽喳喳,不能保持安静,体育委员无奈的看着我,我向他投以同情的目光,接下来我大声的向全班宣布:“从今天开始,体育委员整队是有人愿意替代他工作,就可以讲话,然后请他上来整好队伍,下课后到我这里来谈感受。这样做有三点理由:一、让同学们体验体育委员们工作的艰辛;二、有效节省同学们的时间;三、发挥爱讲话同学的优势,积极为班级服务。”我的话音刚落全班响起来了一阵热烈地掌声,我知道这掌声多少有些起哄的成分。就这样在接下来的几周课内,体育委员的工作就时常有人接替,课后时常有人和我谈心得。但是很快一段时间后,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有时候我故意不准时到现场,体育委员照样能将队伍集合好,安静的等待老师上课。
短跑课上学生总是特别兴奋,安全意识常会抛在脑后。在讲清道理的基础上,跑步前规定,在跑到终点后,男女生分别从跑道的两边有序的回来,有违规者“奖励”做“蛙跳”4个。一开始大家注意力比较集中,很少有人能够“中奖”。前几组练习,我把他们的距离拉的稍微近点,后来,每组之间的距离拉大了,有的同学记性不好的,又没有前面的同学做引领,思想上逐渐放松了下来。突然我故意把距离拉的更长了,这时候,有两个男同学落入“圈套”,中了我的“大奖”。一节课反复几次,学生的安全意识明显提高,行为动作得到了自觉的控制,中奖率就越来越低了,有时候甚至为零。
在体育课练习中,有些细节反复强调几遍收效甚微,这时候我会毫不犹豫的用小伎俩“惩戒”他们一下。五年级的孩子在练习仰面接力时,练习中都能做到右手送棒、右手接棒错右肩跑过,可是一到教学比赛,几个调皮的学生就得意忘形,不分左右,经常与队友相撞,怎么强调也没有用。现在我采用的方法是在比赛前就宣布:凡是脚踩线和在比赛中不是右手送棒、右手接棒错右肩跑过的要求的,就取消本组的名次。我的这一要求两次一念,不但调皮的不敢再大意马虎了,小组的伙伴更是相互提醒,团结一致,迎面接力的比赛变得更加安全有序了。
教育的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只要用的适宜、有的有度、有的巧妙、用的艺术也未尝不可。教育学生使之成才,只有爱心和表扬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巧妙的运用批评的方式。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正面教育和反面的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没有批评和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