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也别把自己当一回事
2014年省里的一节录像课, 我为了把课上的流畅,就用了一个cartoon time,试想串联起本单元的另外两个板块sound time和culture time.
Bobby and Sam are having an English lesson . (总起)
Now they’re reading the words and sentences. (Sound time)
The lesson goes on, but Miss Fox gets angry. Why? (Cartoon time)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in class? They are talking about a book called great inventions. (Culture time)
小小的一个cartoon time, 我赋予了它承上启下的功用,并自认为这是最聪明的做法,不仅让学生觉得有趣,而且衔接完美,凸显整体性。
然而,沈老师的点评却让我看到了深层的问题:设计太浓,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将原本简单的cartoon time功能弄得太复杂,显得有些突兀,可以不用刻意地为了追求“承上启下”。
是啊,我们的课有时候不必刻意为之,也许一个单元的我几个板块确实找不到联系,老师会冥思苦想很多点子,这些点子有时候是强加给孩子的,是专门为了设计而设计,教学中还是需要踏实的一些东西,如果找不到内在的联系,那还不如正常地教,不必刻意为之,弄到最后,把孩子绕糊涂了,自己还不能自圆其说。
所以说,备课也别把自己当一回事,人在其中,自己欣赏;跳出来看,真的不是一回事。这也是当你坐在下面听上面老师课时最大的感受:这个课怎么这么个设计?这个老师的发音不好听,一点儿都不洋气。很多时候,自己做好了,跳出来再看看,别总把自己当那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