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823
post:489823

陆瑜教学反思1

  • 发布时间:2015-01-25 13:27
  • 作者:陆瑜1
  • 点击量:

《清平乐   村居》教学反思

陆瑜

《清平乐·村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和谐的乡村生活图,描绘了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诗人心中向往平静生活的一种心态。教学中,我抓住一个词眼,一幅画面,一阙新词,引导学生了解词人,体会词中所传达的画面情感。

一、围绕词眼,理解全文

   《清平乐·村居》中有数个值得深入去探讨的字眼,比如“醉”、“卧”、“喜”……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选取了最能直接反映词人心情的“喜”字来串起全篇诗词的教学,让学生在品读中交流词人看到的令人欣喜的画面,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和课外资料的补充,来谈谈自己的理解。这样的设计,可以避免学生在交流中琐碎杂乱,令学习线索更加清晰。

二、图文结合,以图促读

辛弃疾的这首词画面感很强课文插图也正反映了词中所描述的乡村生活教学时,我便抓住了中有画的特点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图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词中的画意;通过语言,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词中的意境之美。学生边看图边理解边朗读,头脑中渐渐浮现出清新秀丽的江南农村景象,感受农家生活的祥和与宁静,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对比学习,拓展延伸

辛弃疾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同时也是著名的爱国词人。他一生经历坎坷,人生经历也非常丰富,这使得他的词作风格多变,佳作颇多。《清平乐·村居》是其晚年隐居时的田园风格代表作,但从此篇词作的表面描述,很难觉察其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因此,在教学的最后环节,我引导学生结合《清平乐·村居》的创作背景,并引用词人的另一首词《破阵子》,让学生感受到两个不同风格的作品,更为全面地了解词人。

 

下一篇:陈明反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