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204
post:489204

郑金春 怎样有效地训练学生“字正腔圆 ”地唱好歌曲 (教学反思)

  • 发布时间:2011-12-30 12:42
  • 作者:郑金春
  • 点击量:

   怎样有效地训练学生“字正腔圆 ”地唱好歌曲 (教学反思)

   在音乐教学中,时常听到低年级学生,特别是一年级学生唱歌走音,节奏跟旋律不一致,怎样让学生像模像样地完整地演唱一首歌曲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在音乐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指导学生熟读歌词。
    在进行完歌曲范唱以后,可指导学生按歌曲的原型节奏进行歌词的朗诵,要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度和清晰度,要求字正腔圆。同时根据歌词的内容向学生进行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绪。
    在一首歌曲的左上角往往出现如“亲切地”、“欢快地”、“深情地”、“热烈地”、“庄严地”等等歌曲情绪,可让学生结合歌词含义,在歌唱时力求处理的恰到好处。
    三、音程训练
    一般在进行新歌教学前,先做一到二分钟的基础练习,如:音阶练习,二度音程的练习,三度音程的练习。可采用师生接唱、生生接唱等形式来完成。在练习时先给学生标准音,当学生按标准音唱有一定的困难时可进行音阶训练。由于学生音域窄,确实难以达到标准音时可以适当降调,并鼓励学生要经常练习音阶,达到拓宽自己音域的目的。
  四、教唱歌曲。
  这第四步是一项综合的训练。首先教师应范唱二至三遍让学生视听,对于较长或难度较大的乐句可以先分小节教唱再连接起来唱,直到圆满完成全部歌曲。在学生对本歌曲没有完全学会之前一般我都采用默唱或轻唱,让学生感受老师范唱的音高和节奏,只有默唱或轻唱学生才能听得清老师唱的音高和节奏,才能跟得上老师范唱的节奏和音高。  

此外,根据不同年龄段所采用的方法也有区别,我用以下几种教学法,教学效果显著。
  1、对于一、二年级学生来说,自制力差,但动感极强,于是我采用“律动教学法”,即将每节所学歌曲以律动的形式来进行,这样既省时又省力,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了一定的自制力,但识谱能力较差,我采用“听唱与视唱相结合的教学法”,即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听力,在反复视听的过程中来完成教学任务,效果不错。
  愿有更多的学生喜爱音乐,热爱艺术,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小学音乐的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生活实际和认知心理出发,通过对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集体协作等多角度、多形式进行科学反思。不断地学习成功的课例,学习成功的理论,不断地思考教学的设计与过程有什么特色?如何锦上添花富有创意等等,从中总结规律、提炼经验、指导实践,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内容的选择、组合、调整,教学目标的设计、达成,教学策略的合理、优化,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音乐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