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卡通》教学反思
《水果卡通》是一年级的一节美术课。针对孩子们的年龄较小,好奇心较强等特点,通过游戏欣赏 老师示范等环节设计了本课。具体方案如下:
一、导入新课。
以游戏方式进入课堂教学。
师:问题:同学们喜不喜欢做游戏?(引入课堂教学。)
生:喜欢。
师:请将黑板上的形状简单的添加,可以将它们变成什么水果呢?(请6个同学上黑板画)
师:小朋友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老师也想添一添,变一变,请大家认真观察,添画以后,水果又发生怎样的改变了呢?
生:添加了五官变成了小孩的脸。
师:变成了卡通形象的水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水果卡通”。
板书:水果 卡通
二、教学新课
1.欣赏范画
师:我们刚才在绘画水果卡通时,把它们添加上人的五官,那么这种方法叫什么方法呢?
生:拟人法,
板书:拟人法
师:在画的过程中把五官画锝特别的大或者特别小,这种方法又叫什么呢?
生:夸张法。
板书:夸张法
2.教师示范。
拿一张同学作业当场添加。
3.学生作业、
师:好,请运用“拟人法和夸张法”,进行一种水果卡通的设计。4。点评
通过互评的形式找到作业的优缺点。
5、拓展:
你除了在动画片中,还在哪儿也见过可爱的卡通形象呢?
讲解卡通画的历史、来源。
反思:
开学以来,我上课导入通常是用课件导入,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在设计本课时我觉得孩子们可能觉得司空见惯了,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导入《水果卡通》一课时,一反常态没有开电脑,而是运用游戏的方法,请孩子们在黑板上将简单的形状直接添画。孩子们既意外又兴奋,于是纷纷举起小手,根据不同形状画出了许多不同外形的水果来。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新课导入的方法也不断推陈出新,具体选用哪种方法,既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还要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应用。教师如果能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创设情景来巧妙的导入新课,就犹如磁石一般的能紧紧吸引学生,使他们兴趣激发,思维活跃,情绪高涨,学生能在教师创设的情趣中妙趣横生、悬念于怀,产生探奇觅胜的求知欲,为后面成功进行教学奠定基础。
所以,我觉得我们上课导入要常换常新。另外,教学方法也要巧妙构思,教学环节要精心设计,才能吸引着学生跟随自己的脚步步入知识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