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象》、《两只懒乌鸦》教学反思
关于教学组织管理是我最近一直思考的问题。一、二年级的孩子大多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没有足够丰富有趣的内容,难免会出现乱的现象。针对两节课不一样的乱,我进行了反思。
一节是二年级上第一单元《大白象》,歌词有三段。我采用了图片讲述故事的方式,进行歌曲教学。按照歌词顺序,一段一段的教学。刚开始的时候同学们还兴趣盎然,但是讲到第三段的时候,大多同学已经有些坐不住了。到最后完整演唱时,教室里总有些吵杂的声音。显然他们已经对这首歌失去了兴趣。课后我反思,这节课的失败之处在于,这首歌曲有三段歌词,比较难记,因此我在备课时我采用了故事的方式来设计教学内容,其实这个方法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在实践中我只是把这个故事从头到尾诉说了一遍,在这过程中,都是我在说,学生在听,对于思维活跃的二年级孩子来说,这种方式是不合适的。我没有考虑给孩子们自己的空间。
同样是三段歌词的第三单元的《两只懒乌鸦》,我吸取了《大白象》的教训。在课前认真做了设计。我把全班分成6小组,每小组8人。上课时我和小朋友们说,“今天我们要表演一个音乐短剧。”同学们一听顿时来了精神。接着我说,“要演好这个音乐剧(强调音乐),首先要知道这是首什么音乐,我们要演什么。让我们在音乐中找剧本!”于是我开始播放《两只懒乌鸦》,并随故事情节在大屏幕上出现相应的动画图片。这次同样是分成三段来说这个故事,但是效果完全不一样,因为过程中都是学生在说,而我只做倾听、补充和评价。学生们主动学习歌词,并且保持着对这首歌曲浓厚的兴趣。讨论完歌词后,我并没有直接开始教唱歌曲,而是直接开始演音乐剧。由我来范唱。我选出小组长,让小组长来规定角色,每个角色的动作由自己设计。当我说讨论开始的时候,教室里炸开了锅,但是这时候的乱与上节课的乱有所不同的是,每个孩子都在积极的投入到设计音乐剧动作活动中,都在自主学习。利用了两课时表演完了所有小组后,我进行了歌曲教唱。其实这时候歌曲已经深入人心了。还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们在唱的时候还一边唱一边带有动作和表情。这要比我一个一个教出来的动作显得自然的多,因为这是孩子们自己理解歌曲意思之后自然的流露。但是我觉得还有不足的地方是,孩子们自编的动作有的时候看上去并不那么美观,怎么样在他们创编的动作基础上给予指导,让他们的动作变得好看,让他们真正感受艺术的美,成为我要思考的又一个问题。
在这之期间我听了一些主课老师的课,发现在他们的课上,小组学习的方式是多么常见的事,我想作为一名新教师,要训练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专业基本功,更要多多学习更多好的教学方法,从多方面渠道进行学习!在教学中吸取经验,多总结多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