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851
post:488851

袁萍的反思(二)

  • 发布时间:2011-06-24 09:03
  • 作者:袁萍
  • 点击量:

“有效设问”促高效

南师附小:袁萍

    怎样才能算是真正“高效”的课堂教学,特别是“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呢?众所周知,有趣高效的语文课离不开提问。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学重难点的突出,课堂教学知识的迁移和延伸主要都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提问常会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学生,拨逗着他们浓烈的学习欲望。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大多为名篇佳作,可以发问的地方很多,如果这里问,那里也问,就难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不利于学生正确理解语言文字。因此,慎重地对待课堂提问,找准“问点”优化课堂提问,应该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1、“问题的有效性”,我想最简单的理解就是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的,而这个思考是有一定的深度的,但是又不是完全脱离学生的当时的思维水平的。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这个问题可以在师生共同探讨的情况下解决。而如果缺少了老师的点拨又是学生在某段时间内难以理解的充分的。由此想到,教师的有效设问可以调节学生学习进度的关键。

2、有效设问,就要抓住一两个核心的问题,舍弃零碎的小问题,让课堂中的问题更加的凸显,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的整合,这样的教学方式,其实也是在平时的课堂中用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来训练学生思维的连贯性和缜密性。培养的是孩子的一种思维方式,高效,有序,专注!

我曾经参加了在游小举行的以“清晰目标,精选内容,有效设问” 为主题的语文教学研讨活动。观摩了几位市学科带头人呈现的精彩课堂,同时还聆听了多位市优秀青年教师围绕“合作探究”与“传统教学”展开的睿智而激烈的辩论。一堂接一堂的好课,一段连一段的精彩,带给我一次又一次心灵的震撼,一个又一个快乐的收获……

在黄老师的课上,始终就贯穿着一个问题:“我认识了(      )的萧伯纳”,随着教学的深入,所不同的是她将这个问题分别放在了学生畅谈“自学收获”时,“小组读议”里,“集体讨论” 中,“拓展阅读”后。如此层层递进,逐步深入,让萧伯纳的形象鲜明而丰满,令人印象深刻。

    纵观今天献课的老师,他们并没有带给我们“精雕细琢”的完美课堂,但却呈现出了最关注学生发展的课堂,呈现出了最真实的课堂。让我感慨,给我启发。智慧地践行“课标”的理念,潜心解读文本,正确把握语文的本质,在提升自己教育素养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才是真正的有效课堂,才能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提升我和学生生命意义的理想殿堂,我将为此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