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727
post:488727

期初论文 樊敏

  • 发布时间:2012-09-07 09:00
  • 作者:樊敏
  • 点击量:

以生为本,因材施教

——小学美术教法研究的点滴心得

美术组    樊敏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采取何种教学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己成为小学美术教学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激发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教师采用何种方法来传授美术知识,教会学生相关技能,培养对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无疑对整个教学过程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应注重教法的选择与运用。

那么,我们依据什么样的原则来进行教法的选择与运用呢?在这几年的美术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因材施教”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教学经验,在今天的美术教学中,仍具有着现实的意义。我们现在实行班级授课制,是按同一教材,同一进度和统一要求进行教学的。但是,学生们在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和个性特点等方面往往存在着个别差异,这就造成了一些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与相对较差的学生在学习中的矛盾。“因材施教”所倡导的,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天资、年龄、能力、爱好等方面的差异而教之。众所周知,美术教学是有别于科学的一种艺术教育活动,它要求在客观的基础上强调个性特点和主观情感的发挥,小学生也不例外。因此,小学美术教法的选择,必须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根据这一原则的要求,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了解学生实际状况

了解学生是因材施教的首要前提。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到一个陌生的学校或班级去授课,特别是公开课,最好事先与学生见个面,了解一下大致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这是因为只有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的情况又往往不断在变化发展,所以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工作要长久坚持进行。不仅要了解学生中的普遍的一般的情况,还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弄清楚学生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每个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水平等状况,无疑能帮助我们从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培养。

二.依据学生的特征,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养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亦如此。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小学生,每个人的天资爱好水平各不相同,只有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这种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才能”扬长避短,达到最佳的教学状态。但我们过去往往是偏爱那些画得好的,聪明的,听话的

学生,而对成绩差,好动顽皮的学生则大伤脑筋。这就导致了有的学生受到很多的关注,而有的学生则很少被发现。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就要求我们对差的学生不能放弃关心,要注意发现他们的优点,增强其信心,培养他们对美的感受力和创造美的能力;对好的学生则应有更高的要求,使其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特别是对那些在美术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更是要认真培养,促其成材。我曾教过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无论是课堂表现还是美术作业,他都很一般,毫无突出之处。但我发现他常在完成作业之后,喜欢用油画棒在自己的图画本上随意涂画。于是我有意识地布置一些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的绘画内容让他练习,先是临摹,再让他随意发挥。后来,他的一幅表现公园儿童城堡的作品参加比赛,因为用色大胆丰富而获奖。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影响其学习的重要因素,每个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性格不尽相同,教师应针对个人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有的学生对美术兴趣很大,但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一遇到困难就畏缩不前,教师应多鼓励多表扬,增强其克服困难的信心;有的学生上课很专心,可是比较懒惰,美术作业有拖沓的现象,对于这类学生,就要加强督促,培养其刻苦精神;也有的学生粗心大意,丢三拉四,影响了学习,教师应不厌其烦,常加提醒,培养他们认真仔细的作风;有的学生不大注意观察周围事物,在美术学习中表现出感性经验不足,对于这类学生,要注意引导其观察并教以方法;而有的学生虽然重视观察,但不善于提炼和概括,在绘画中不能抓住主要特征来表现对象,对于他们则应加强分析与比较的训练,培养形象思维的能力……总之,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他们的不同特征区别对待,采取最佳的教育方法。

三.抓好基础技能的训练

美术不同于其它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具有很强的技能技巧性。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技能训练这一重要环节,从备课到课内外辅导,以及美术作业等各个方面,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备课时,首先要考虑如何围绕教学重点及难点辅导学生,哪些是不容易掌握的内容,哪些人需要特别的辅导。根据掌握的情况,设计出技能训练的辅导方案。在辅导过程中,既要有统一的示范,也要有个别的指导。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技法的训练。而美术作业则是检验学生美术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作业情况的具体分析,可以发现问题并采用针对性的措施改进教学。我在上四年级《穿编动物》一课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了乌、兽、鱼三款不同的动物形象,通过现场示范,让学生懂得运用穿插的方法可以表现动物身上的羽毛、斑纹、背甲和鳞片等。学生从中得到启示,在自己动手作业时,设计出了各式各样的穿编动物,有凶猛的老虎、开屏的孔雀等等。我再根据他们的构思加以具体的深人指导。学生们既锻炼了双手,又活跃了思维。每个学生最终都亲手制作了一个具有个性化的穿编动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因材施教与统一要求相结合

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还应注意与统一要求相结合。在基础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的训练,美术常用材料、用具的使用,及作业要求等方面应提出统一的要求。以此为基准,对于程度好的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要求,培养美术方面的尖子与人才;而对程度相对较差的学生则耐心帮助,使他们尽量达到统一的基本要求。总之,统一要求应该更加有利于因材施教原则的实施。我们在统一要求的基础上,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选择教法,使教与学达到最和谐的状态。

因材施教,是反映教育客观规律的一项重要原则,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注重教法与学法研究的今天,依据因材施教原则进行教法的选择与运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