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直角
教学内容:二年级数学教材P96~97。
教学目标:
1.在经历从实物到图形的抽象过程中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并能正确辨认。
2.能用不同的方法创造直角,并利用工具进行检验,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和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在认识角、欣赏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感受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感知直角的特征;会画直角,判断直角、锐角、钝角;建立直角的表象。
教学准备:
三角尺、圆片、活动角、练习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角的认识,谁来说说你对角的认识。
师:今天我们就再次走进角的世界,继续认识直角。(揭示课题)
二、认识直角。
1、课本、黑板的面上各有4个直角。谈谈你对直角的认识。
2、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到处都有直角的身影。在生活中找一个直角的例子。
3、同桌交流。(学生分别从桌面上、黑板面上、镜框上、三角尺上指出直角。)
4、班级汇报。
5、师:老师这儿有一块三角尺,直角在哪?(一学生来指)三角尺上最大的这个角就是直角,人们常把它作为判断直角的工具。
6、比如这个角(指着学生找到的角)是不是直角呢?我们就可以用三角尺的直角和它比一比。如果大小相等,就说明这个角是直角,谁愿意来比一比?
生:上前比一比
师:还有谁也找到直角了?(举手很多)看来小朋友找到的直角还真不少呢?这样吧,把你找到的直角介绍给旁边小朋友,然后让你的同桌帮你检验一下,看看你找的是不是直角。
三、做一个直角。
1、师:小朋友,刚才你们从身边找到很多直角。可是老师觉得会找直角没什么稀奇。如果能创造出一个角那就更厉害了。愿意接受挑战吗?
2、学生活动。
3、小组介绍。
师:谁来介绍一下?
生1:我把圆片对折两次,这是一个直角。这是直角的顶点,这是直角的两条边。(边说边指)如图:
师:你的方法真不错!
生2:我还有不同的方法。我沿着纸的这条边折,就折出一个直角。这是直角的顶点,这是直角的两条边。
如图:
师:你真了不起,这么不起眼的纸也能创造出直角。
生3:我的方法和他们的不同。我用牛皮筋在钉子板上围出直角。这是直角的顶点,这是直角的两条边。师:同学们你们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4:我用两块三角尺拼出直角。这是直角的顶点,这是直角的两条边。
师:你的方法太有创意了!大家看除了他指的是直角,哪里也有直角?
师:通过拼一拼的办法用两个三角尺的角拼出了一个直角,你的方法太有创意了!老师也准备了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瞧,它们也拼出了一个直角。(动画演示)是不是和这个小朋友的方法一样?其实还可以这样拼。(动画演示另一种拼法)拼出的直角在哪?
生5:老师,我用活动角转出一个直角。这是直角的顶点,这是直角的两条边。
师:这个角是不是直角呢?我也来检验一下,(用三角尺的直角比一比)的确是直角。你们也是这样检验的吗?把检验好的直角举起来。
5、如果把这些直角放在一起比一比,会有什么发现呢?想知道吗?
直角的大小都相等。
四、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1、交流作业纸上的四道题。
2、判断钟面上的角
瞧,钟面上,随着时针和分针不停的运转,它们之间就形成了许多大小不同的角。这些角哪些是直角呢?
(1)介绍直角符号。
所有的直角我们要用一个统一的符号来表示,大家仔细看,我们叫它,直角符号。凡是能够确定它是直角的角,我们都要标上直角符号。
(2)师:这个角比直角小,我们就称作锐角。
(3)师:这个比直角大的角,我们就称作钝角。
五、画角
1、你们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直角吗?小组里交流时怎么画的。
2、请学生展示。先指名画再找学生作业展示。
3、师:(展示几个学生的作业)指出:直角的位置不同,但都是直角。
六、一个长方形减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1、学生思考。
2、小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