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1234
post:491234

李晓坚 音乐《凤阳花鼓》

  • 发布时间:2012-01-04 14:18
  • 作者:李晓坚
  • 点击量:

课题

《凤阳花鼓》

 

音乐课

20055

教材简析

《凤阳花鼓》是安徽凤阳地区的著名民歌。在旧社会,凤阳是一个有名的贫困县,农闲时,当地农民大多外出乞讨谋生,乞讨的手段之一就是打花鼓卖唱。歌曲为单乐段结构(4+4+2+5)。这就是一首反映新社会农民生活的喜庆音乐,情绪欢快活泼。此曲配上适当的打击乐器,更能增添歌曲的欢快气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民歌学习,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在感性上区别山歌、小调、号子的演唱风格。

·能力目标:通过理解、练习、感受音乐所描绘的意境,提高学生创新和表现能力。

·情感目标:在打击乐器伴奏的音乐氛围中,体会民歌给我们带来的音乐感受。

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凤阳花鼓》这首歌曲。

·难点:能用不同的打击乐器和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含资料收集

打击乐器(双响筒、铃鼓、碰、镲)

电教设备

   《茉莉花》歌曲音响

   《凤阳花鼓》歌曲的音像资料

板书设计  

创编节奏型                                      

铃鼓     X  X    X  X                             山歌

双响筒   X  XX  X  XX              民歌分类:    号子

碰铃     X  —   X  —                             小调

镲       0   X   0   X                   

 

 

激趣导入

1.  学们下面老师给你们听一首民歌,能告诉大家,你们知道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

2.  了这首歌曲,你感受到怎样的音乐情绪?头脑中映出什么样的画面?(播放江苏民歌《茉莉花》)

3.  徽民歌《凤阳花鼓》音像效果表现了当今凤阳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同学们能否感受两种不同风格的小调歌曲。

4.  固复习民歌的三种类型:山歌、号子、小调,简单说明。

1.  认真欣赏

2.  感受音乐情绪

3.  畅谈江南民歌清香优美的旋律

4.  用节奏、速度、旋律的不同特点进行对比,初步认识了解《凤阳花鼓》

5.  根据音乐特点,感受山歌、号子、小调的音乐风格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辨别我国民歌的地方色彩,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学习热情,了解民歌音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合作探究 感受音乐

1.  分析《凤阳花鼓》结构:

它是由四个乐句(4+4+2+5)组成,请同学们根据音乐的韵律,找出对称乐句和变化乐句。

2.  说明切分音在歌曲中的特殊作用:在欢快活泼的音乐中巧妙运用切分音可以使它改变强弱规律,更具有活力。

3.  教唱歌曲,解决难点部分,指导学生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同时反映出当代凤阳人民幸福美满的生活。

1.  看歌谱分析划分乐句。

2.  通过歌曲的演唱,找出歌曲的精彩地方,体会最后一个乐句敲锣打鼓欢庆节日的景象。

3.  (X X X)击拍中感受切分音的效果。

4.  通过对歌曲的理解和生动跳跃的旋律,用优美动听的歌喉演唱此歌。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结构分析和歌曲演唱练习,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综合素质,在听、想、练、唱过程中,掌握歌曲特点,形象生动地表现音乐。

 

创编对比 体验情绪

1.  如何才能更加生动地表现《凤阳花鼓》歌曲那种热烈欢快的情绪?除了唱,还有其他表演手段吗?(展示打击乐器:铃鼓、双响碰、碰铃、镲)

2.  请个别同学上来体会打击乐器的音响效果,鼓励学生根据乐曲中各乐句的节奏和情绪编配打击乐节奏。

3.  归纳组合:每组请一位同学上台为歌曲伴奏,体会歌曲伴奏的气氛,提示第四乐句乐曲高潮部分在伴奏音型上要有所变化。

4.  哼唱另一首《凤阳花鼓》歌曲

A. 一首歌曲在情绪上与前面一首歌曲有什么不同(介绍凤阳县地区新旧社会的对比)

B. 应该用什么情绪来哼唱

C. 要求能用竖笛吹奏

1.  思索各种打击乐器的运用

2.  分小组进行讨论,每一组为其中一种打击乐器编配节奏型,并选出一人进行练习

3.  在打击乐器的伴奏烘托下,演唱歌曲

4.  通过旋律的速度和情绪来说明

5.  用忧伤情绪的哼唱来表现旧社会凤阳人民的贫苦生活

6.  用干净圆润的音色吹奏

 

[设计意图] 《凤阳花鼓》原本就是打鼓卖唱,因此恰到好处的运用打击乐伴奏,更能反映凤阳花鼓的音乐表现特色,同时,也可以发挥学生音乐创编能力。通过对比,了解两个时代《凤阳花鼓》各自的音乐特点,说明音乐真正表现人们的喜怒哀乐。

交流评价

1.通过《凤阳花鼓》歌曲的学习,老师从你们的歌唱和创编练习中,感受到了大家的音乐表演能力和创作能力。老师希望你们在以后的音乐学习中,能够开拓思维、发挥想象,同时用优美动听的歌声来表现音乐。

1.  相互评价

2.  课后收集更多的民歌资料

 

[设计意图] 在师观生共同评价活动中,肯定学生课堂学习的良好表现,鼓励他们在今后的音乐学习中,通过观察,体会音乐给我们带来的无穷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