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1.懂得立定跳远的动作方法。 2.掌握双脚同时起跳,双脚同时落地的方法。 3 在练习中不断的增加难度,挑战自己,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 ||||
教学内容 |
1.跳跃:立定跳远 2.游戏:大网捕鱼 | ||||
教学重点 |
双脚起跳,双脚落地 | ||||
教学难点 |
动作连贯协调,双脚自然发力 | ||||
教学过程 |
教学内容 |
教师边导边教 |
学生边学边练 | ||
导 入 阶 段 |
2 课堂常规 2 3分钟慢跑练习 2 徒手操-动物模仿操 2 (7分钟) |
2 观察队形,检查常规与学生亲切问好。 2 集中注意小游戏“大球小球” 2 宣布本课学习内容和要求。 2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趣味跑。 2 带领学生撑拉关节。 |
2 体委整队,与教师亲切问好。 2 明确学习内容及要求。 2 按要求进行队列和慢跑练习。 2 跟随音乐节拍,动作准确到位。 | ||
合 作 学 习 阶 段 |
2 跳跃: 2 立定跳远 2 (24分钟) |
2 游戏导入:高人矮人(师示范,生模仿,跟着口令做动作) 2 师示范,学生练。口令:高人矮人向上跳 2 师示范,学生散点学练,重点提示:双脚起跳,双脚落地。口令:高人矮人向前跳。提示:观察老师起跳和落地时是双脚还是单脚?提示:练习时找好线,双脚放在线后面。 2 设层次,师示范,学生练,口令变“高人矮人用力跳”分组向前,齐喊口令,教师评价准确及时。 散点学练。 2 根据自己的能力加难度,口令高人矮人跳得远。 2 进行比赛。 |
2 模仿教师高人矮人的动作,注意教师的提示。 2 仔细观察教师动作,熟悉口令,分散自我练习 2 看清示范动作,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懂得双脚起跳双脚落地。、 2 听清口令,认真练习,找到对手,相互比拼。 2 认真观看,说出口令,辨别动作,模仿练习。 2 增加难度,勇于平波,挑战自己,斩获胜利。 2 择优推荐,赛出水平。 | ||
知 识 拓 展 阶 段 |
2 游戏: 大网捕鱼 (7分钟) |
2 讲解游戏方法与规则,组织学生游戏时,鼓励学生勇当渔夫。 2 注意安全措施,加强安全教育。 2 指导小鱼闪躲技术。 2 组织组评: |
2 仔细观察教师示范,明白要用呼啦圈套住小鱼儿的腰部。 2 听游戏方法与规则介绍后,分组按要求进行游戏,组内同伴之间互评游戏表现。 2 集体尝试游戏。 | ||
舒展身心阶段 |
放松小结 (2分钟) |
2 组织学生进行放松舞蹈——我是一片小树叶。 2 集体小结。 |
2 跟随老师进行放松练习。 2 互相交流学习体验。 | ||
场地器材 |
橡皮筋1根 呼啦圈2个 |
课后记载 |
|
一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初步掌握双脚同时跳起,同时落地的方法,发展学生跳跃能力,腿部力量和弹跳力,通过游戏——大网捕鱼,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 教学重点:双脚起跳,双脚落地。
三 教学难点:动作连贯协调,双脚自然发力。
四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低年级学生,认知能力较差, 如果单纯的进行动作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不了动作要领,而且也会散失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不断的变换教学的方式和手段来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掌握运动技能。
五 教材分析:一年级(水平一)新授课,让学生知道跳跃练习对发展灵敏性,弹跳力和腿部力量,提高跳跃能力的意义和作用,并且通过学习能初步的掌握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
六 教学程序:、
1 开始部分:游戏导入——大球小球(提高学生的注意能力)——趣味地形跑(小鸟飞,开小车等等)——动物模仿操
2 导入部分:高人矮人小游戏(学生要仔细观察认真模仿,完成提问)
3 主教材:以口令提升练习的层次。高人矮人向上跳——高人矮人向前跳——高人矮人用力跳——高人矮人跳得远
4 游戏:大网捕鱼 (让学生进一步提高闪躲的能力)
5.放松:伴随音乐设置情景(舞蹈:我是一片小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