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786
post:490786

陈功 老师您好设计

  • 发布时间:2011-06-28 16:55
  • 作者:陈功
  • 点击量:

1、老师,您好!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李花满园图

师:瞧,“梨花怒放一树白”,多美的景色呀!看到这满树素雅淡洁的李花,你是否想到了辛勤浇灌它们的园丁?又是否想到了他们——(出示任课老师的照片)

2、此刻,看到这些熟悉的面孔,大家一定倍感亲切,是老师引领我们从懵懂的孩童成长为今天的翩翩少年。让我们大声地对他们道一声“老师,您好!”(全班齐说)

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一首献给老师的小诗老师您好!(板书课题)

二、学习生词:

1、首先让我们来扫除生词障碍。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这些生词,思考哪些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2、交流:

字音:崇  拙 衷 声母都是翘舌音      请大家跟我读

塑  声母是平舌音              请大家跟我读

浸  韵母是前鼻音              请大家跟我读

劳  声母是边音l              请大家跟我读

字形:塑  下面是土 本意是指用泥土做成人或物的形象。

衷与忠 形近字

忠 :赤诚 (祖国在我心中)

衷 :内心

练习

        忠    衷

()诚 热() 由() ()于

3、齐读生词

三、初步学习诗歌 (读通 了解诗歌主要内容)

1、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歌。请同学们轻声地读一读,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检查朗读

请两位同学来读诗歌。读完请人评议。

从如下方面:声音是否响亮 字音是否读准确是否读出节奏感

朗读指导

(1) 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

 (2)   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3)   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

(4)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

(5)   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

 

3、读了这首诗,对老师你又有哪些了解?

  A 老师所从事的事业是崇高的。  师板书

    崇高什么意思?最高尚最受尊敬的

从哪里读出来的?(生读诗歌)

B老师所从事的事业是美好的。  师板书

从哪里读出来的?(生读诗歌)

四、品读诗句:

(一)出示小组学习要求:

1、分别读一读这两部分内容,哪些诗句引起了你的共鸣?画下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2、抓住关键词,联系生活在小组内谈一谈你读了这些诗句后的感受。

3、全班交流。

崇高:

(1)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

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架起金桥。

 

A个别读。

B理解: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是靠老师通过传播知识,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实现的,所以老师起着铺路.架桥的作用。(抓住昨天、今天、现实、理想)

C铺路架桥多么生动。

师总结:古人说“天地君亲师” “君师者,治之本也。”足可见教师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

D让我们读好这句诗。指导朗读。

 

(2)古今中外,

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地北天南,

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A个别读

B 理解1(抓关键词):从“浸透、蕴含”可以看出古今中外,所有人的成长都饱含着老师辛勤的汗水。每一项创造都是由人来完成的,而创造发明家又都离不开老师的培养。(呕心沥血无私奉献)

理解2(抓反问句):这两句诗都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突出强调了教师工作的辛劳和崇高。

c.举例说明(联系自己和名人的事例。)

师:读了这两句诗让你想到了哪些人,哪些事?

万世师表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孔子的许多言论对我们后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办学从教,为社会培育了大批有用人才,还输送了不少革命青年到延安和大别山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

 

毛泽东一生深受七位老师的影响。老师的爱国博学让毛泽东深受影响成为一代领袖。他曾满怀深切的心情对徐特立先生写信说:“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寿镜吾、藤野先生的严谨笃学对鲁迅影响深远。鲁迅在他的书籍中常提到他们。

C指导朗读。师:所以说——古今中外……

D学到这里你想说什么?

老师伟大,谢谢老师等

 

师总结:诗人将对老师的赞美与感激之情都浓缩在了这朴实而含蓄的诗句中——每当看到时代在飞速发展,我心中就涌起感情的波涛:老师您好!(齐读)

 

美好:

(1)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

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

 

A个别读

B理解:

春晖(春天是温暖的阳光)

朝霞(早晨太阳初生时的云霞)

(都是美好而充满生机的。)

老师传授我们知识,启迪我们智慧,把我们培养成国家的栋梁。老师的关心教导美化了我们的心灵,燃起了我们心中的希望,激励我们为美好的明天努力学习。

C手法。老师的教导是春晖是朝霞,化无形为有形,这就是象征的妙处。

D指导朗读

 

(2)笔尖飞舞,

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

笑语盈盈,

那是甘露轻轻地洒向茁壮的新苗。

 

A.     个别读

B.      

B读着这句诗,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老师在钻研教材,精心备课;

老师在钻心致志地批改我们的作业;

课间,老师与我们亲切地交谈;

犯错了,老师耐心细致地教育我们;

夜晚来临,老师还在灯下批改作业,备课;

老师在将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默默无闻地奉献着;

我们在老师的教育下一天天进步。

小结:是啊,老师的点滴教导就像那春雨,润物无声。作者却将它比作理想的丝线、比作甘露。多么生动贴切的比喻。

C指导朗诵。作者把这一个个令人难忘的画面都浓缩在了这优美的诗句中,让我们饱含深情地读一读。

D“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 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学到这里,你想对老师说什么?

老师我们的进步成长离不开您的辛勤付出,老师辛苦了!

老师您要保重身体!

师:感激、祝愿,我们有太多的话要对老师说,就让我们将这千言万语化作深情的歌颂——每当看到鲜花在幸福地开放,我就情不自禁地祝愿:老师,您好!(齐读)

(二)表达效果。

1、短短的一首小诗却勾起了我们太多的回忆,撩动了我们的心弦,激发了我们对老师的热爱、感激,表达了我们对老师的衷心祝愿。那么,为什么这首小诗能如此打动我们呢?

2、交流。

(1)饱含深情

(2)多种表达手法的运用。

比喻贴切,富有表现力,饱含着作者的情感,给人以联想。(举例)

反复:两次老师您好的反复不仅表达了对老师的深情,而且这样的会换反复给人以语言美。

用上象征的手法将老师的教导关怀比作春晖朝霞,化无形为有形,让人读来感觉含蓄深刻。

多处运用对仗让我们感受到语言工整,读来朗朗上口。(举例)

小结:正是这些表现手法的恰当运用让这首小诗语言更美,更耐人寻味,更能打动人心。

五、练笔

师:同学们,凝视着老师这两个字,不禁让我们想到:老师,一个崇高而美好的职业,老师,一个可亲可敬的称呼。有人说老师是太阳,一次次地给予我们光亮。在你的心中老师是什么呢?

仿说。(说得好的写在黑板上。 )

老师是一座长桥,引领我们通向知识彼岸。
   老师是一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我们。
   老师是一棵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

……

全班在音乐声中诵读自己创作的诗。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