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比较熟练的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并了解多种画圆的方法。再画圆的过程中认识圆的圆心、半径、直径。
2、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小组活动,观察、体会圆的特征,理解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
3、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教学重点:探索圆的各部分名称、特征和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来。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的内容——《圆的认识》。(出示课题)
圆,是我们的老朋友了,生活中你在哪儿看到过圆呢?能说说吗?(学生举例3-4个)你观察的真仔细,老师这儿也带来了一些与圆有关的图片,一起来欣赏。(课件放图片)有什么感觉?圆不仅是平面图形中最美的图形,而且还包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呢!
2、想学习这些知识吗?(想)要研究它,我们就得先学会——画圆,你会画圆吗?(会)如果让你画圆你怎么画?(学生举例:胶带、沿着盖子画等)同学们的办法可真不少!在数学上我们用什么画圆呢?(学生齐答:圆规)想用圆规画画看吗?在你的练习纸上试着画一个圆。
二、 第一次画圆(积累有关圆的经验,初步小结画圆的方法)
1、学生自由画圆。
2、选出两幅画得好的和一幅画的不太好的圆,实物投影他们的作品。
他们画得圆怎么样?觉得你画的圆也很漂亮的举举手。看来同学们对画圆已经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能说说是怎么画圆的吗?随着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定点、定长、旋转
这个圆画得不怎么成功,大家分析分析原因好吗?(学生分析原因:①画圆时针尖动了;②旋转时两只脚之间的距离变动了等。)
3、第一次画的不成功也没关系,有时候失败也是一种宝贵的经验,帮助我们下次画好圆。
谁愿意到前面来在黑板上画一个圆给同学们看看。(指名画圆)需要老师帮助吗?在画圆的过程中强调了定长、定点的重要性。
三、 第二次画圆(揭示圆的主要概念)
1、 学习按要求画圆
同学们,还想画圆吗?不过这次老师可是有要求的,什么要求呢,谁来读一读?课件出示:①再画两个圆;②要与第一次画的圆在同一位置;③一个比原来的大,一个比原来的小。
明白要求了吗?那就开始画一画吧!
2、 剖析并揭示联系
(1)实物投影展示2幅画得好的作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作品,你觉得他们画得符合要求吗?
(2)你们是怎样保证3个圆在同一位置的呢?(请学生说说方法:把针尖固定在原来画圆的针眼上)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接着说:说明针尖固定的这个点决定了圆的——位置。(板书:位置 )这个点在数学上叫——圆心。(板书:圆心 O)
(3)那又怎样才能保证画出一大一小的两个圆呢?(学生:把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拉的大点就能画出大点的圆,两只脚之间的距离小一点就能画出比原来小的圆。)
噢,这就说明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决定了所画圆的——大小。(板书:大小)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谁能在黑板上画出半径?(指名画,老师板书:半径 r)
有半径就必然有——直径。谁能在黑板上画出来?(指名画,老师板书:直径 d)
那究竟什么叫半径、什么叫直径呢?想一想再和同桌小声的说一说。(指名说,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意思表达对了就可以了,不需要出示半径和直径的定义。)
(3)课件出示一组判断题,哪些是半径和直径。
(4)请在你刚才画的最大的圆里标上圆心、画出一条半径和一条直径,用字母表示出来好吗?(投影展示一幅,全班判断一下标的对不对。)
四、探索圆的其它一些特征
1、同学们,有关圆的知识远远不止这些,想知道有哪些吗?(想)是老师直接告诉你们呢还是自己研究?(自己研究)
课件出示小组活动要求:
①看一看、比一比:圆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②画一画、比一比:在圆形纸片上画出几条半径,再画出几条直径,你发现了什么?
③折一折、比一比:你又发现了圆有怎样的特征?
明白要求吗?请同学拿出老师为你准备的圆片,你可以借助圆片,也可以用刚才画的圆,先独立思考,将发现记录下来,再在小组里交流,互相补充。
2、交流汇报
随着学生的汇报出示磁性小黑板写好的相关特征。并请学生说说是用什么方法发现圆的这些特征的?
① 圆是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课件出示以前认识的平面图形)
② 圆的半径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
③ 圆的直径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
④ 同一个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能用字母把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表示出来吗?板书:d=2r 或 r= )你能围绕这条规律出一题考考大家吗?
⑤ 圆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没有学生想到,就引导学生将圆片对折,你想到了什么?)老师拿出大圆纸片让学生上来折给大家看。
五、生活中的圆
1、同学们,生活中所看到的圆都是用圆规画的吗?你能举几个例子说说吗?
课件出示:操场上画圆和双人滑冰图。
老师这还藏着一个圆,想看吗?老师用绳子甩出的圆,同学们看到圆了吗?我们看到的圆虽然形成的过程和大小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有相同的地方——一个圆心,半径都相等。
2、同学们概括的真好,难怪两千多年前墨子在他的著作中这样描述:“圆,一中同长也。”会读吗?读一读。一中就是——圆心,同长就是——半径。
3、正因为圆有这样的特征,所以生活中圆被广泛地应用。你能说出这样的例子吗?
①(课件出示车轮图片)你知道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吗?(因为圆的半径都相等,车轴装在圆心的位置,无论车轮怎么滚动车轴到地面的距离都保持不变,这样就可以保持平稳了。)
②(课件出示陀螺图)这是纸陀螺,很多同学都曾玩过,你知道陀螺的杆子为什么要插在圆心位置吗?(这样才能保持平衡,陀螺才能转得又快又稳)
③(课件出示圆桌图)在我们中国请客人吃饭一般都用大圆桌,你知道为什么吗?(不仅坐的人多,而且体现了团团圆圆的气氛,更能使每个人和中间的菜肴的距离是相等的。
六、总结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课后实践:今天回去用学到的知识做一个纸陀螺,让它能转的又快又稳。
板书:
圆的认识
定点(位置):圆心 圆是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轴对称图形。
定长(大小):半径 圆的半径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
旋转 (直径)
同一个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d=2r 或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