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几分之一
陶金珍
教学内容: P64—P65
教学目标: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分数的含义,对分数有进一步的认识,也就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一种关系。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1、整体方面:是在学生原有的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的基础上突破到由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2、部分:平均分成的每一份由原来的一个突破到由几个组成一份。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些实物。
教学过程:
一、认识:
1、情境导入,复习
师:有4只小猴子玩得正开心,猴妈妈给他们带来了一些水果,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些什么呢?(一个大西瓜,一个神秘的口袋)看着满头大汗的猴宝宝,猴妈妈赶紧给他们分西瓜,猴妈妈把这个大西瓜分给小猴子们吃,你知道要怎么分才合适吗?(课件演示西瓜平均分成4份的图)。板书:平均分
指“平均分”问:你想到了哪些数学方面的知识?(除法、分数)
师:每个小猴可以得到这其中一份,你知道这一份西瓜是整个西瓜的多少呢呢?(指一块)
师:你是怎么想的?
(因为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了4份,每个小猴子得到一份,这一份就是这个西瓜的1/4。 )
师:那这一份呢?这一份,还有这一份呢?(每一份都是这个西瓜的)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
2、教学例题
师:西瓜吃完了,可小猴们还想吃,他们看着猴妈妈带来的神秘口袋,(电脑回放)这个袋子里还有别的水果呢。
猜:还会有什么?出示桃子。
师:如果真有桃子,应该怎么分?(也要平均分成4份。)
师:每只小猴可以分到一份桃子,那这一份桃子是这袋桃子的几分之几呢?
说一说:把一袋桃子平均分成4份,每个小猴子分到1份,所以也用表示。
师:我们还不清楚这里究竟有多少只桃子,可是我们已经知道了每个小猴子可以分到这袋桃子的了。是吗,这是为什么呢?
师:依次演示一袋是4个桃子、8个桃子、12个桃子
依次让学生看演示说一说:4个桃子的,8个桃子的,12个桃子的
交流讨论:为什么明明具体每一份的个数是不一样的,但其中的每一份却都可以说成是这袋桃子的?
看来,要知道一份是总数的几分之一,关键要看什么?
二、认识其它的分数
1、想一想
师:如果猴妈妈带来的这袋桃子(4只),平均分给两只小猴子吃,那每个小猴子可以分到这袋桃子的几分之几?
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师:每一份是几个呢? 2个。
师:现在请你们再想一想,如果猴妈妈带来的这袋桃子(8只),平均分给两只小猴子吃,那每个小猴子可以分到这袋桃子的几分之几?
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师:每一份是几个呢? 4个。
师:为什么都可以用来表示其中的一份?
(因为桃子平均分成了2份,每个小猴子拿到了一份,所以都是总数的。)
指导学生会看书上的例图:书上的4只桃子在平均分的时候先给它在外面画了一个红圈,就是在提醒大家要把它们看成是一个整体,如果没有红圈行不行?(那就应该用除法来求出一份有几个桃子。)用虚线隔开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
三、练习:
1、想想做做1:你能填一填、说一说吗?
填完后交流得数,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问:为什么都取了其中的一个,但得到的分数却是不一样的?
说明了什么?
继续交流下面的苹果图,问:都是6个苹果,为什么得到的分数还是不一样?
说明了什么?
(可能会在苹果图中会出现:,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图,结合图来说说分数的意义。)
2、想想做做 2
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
3、想想做做4:读懂题目要求并涂色。
注意:用虚线表示出平均分成了几份,其中的一份不一定只有一个。
4、想想做做4:
12根小棒,请你们拿出这12根小棒的,谁能说说你们是怎么拿的?
拿,怎么拿?
如果要把它画下来,你会吗?怎么画?
师:你们知道还可以拿出这些小棒的几分之一吗?
5、计算:
+ + +
学生自己计算,算完后互相交流检查。
可结合具体的图复习分数加法的具体方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这是我们第几次认识分数?
回忆一下,这次认识的分数和上学期的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