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教学设计
执教者:曹颖
第一课时
一、 课程导入
1.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走近一个奇妙的自然现象,来齐读课题。(教师板书课题)请大家拿出笔跟着老师一起把这个课题写一遍。(雾是上下结构,上面的雨字要写得扁一些;凇是两点水,松的撇捺要写得舒展一点。)
2. 有同学知道“凇”的意思是什么吗?
两点水通常与什么有关呢?(冻)
幻灯片出示:云雾或水气凝结而成的冰花
二、 初读课文
1.相信同学们课前都进行了预习,现在老师和大家一起来交流一下本课中的生字词。
幻灯片出示:
十里长堤 寒风吹拂 雾气缭绕
琼枝玉树 洁白晶莹 缀满枝头
树挂 饱和水汽 遇冷凝结
弥漫雾气 夜幕降临 摄氏度
淹没 树影模糊 镀上白银
指名学生读,开火车读。
同学们词语读得很好,但是词语还要放到具体的语境当中去读,下面大家来挑战一下,看看这些段落你还能不能读好。
2.指导学生读好长句
三九严寒,大地冰封。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
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指名学生朗读,提醒学生读出停顿,读出感情。学生互评,教师评价。
同学们读得非常好,下面老师奖励大家来欣赏一组雾凇的美景。(播放一组雾凇美景图)
三、 再读课文
1.请大家自己再把课文自由朗读一遍,请你找出雾凇形成的条件,用笔画出来。
板书:严寒季节 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 遇冷凝结
2.大家都找出来了这三个关键的条件。
我们先来严寒季节这个条件,你能在文中哪些地方找到,用笔画出来。(三九严寒、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零下30摄氏度等)
3.我们再来看“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这个条件,有同学知道“饱和”是什么意思吗?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饱”在字典中的意思。
幻灯片出示:
① 吃足;无饥饿感,跟“ 饿 ” 相反:饱餐一顿|酒足饭饱|吃得饱,穿得暖。
② 使满足:大饱眼福。
③达到最高限度;充分:充足|饱学之士|饱经风霜。
那么“饱和”的“饱”就是达到最大限度,也就是空气中的水汽达到了最大限度。我们想想平时生活中有哪些这样的现象呢?(澡堂里的水汽,可乐摇晃后瓶内的水汽)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文中哪些地方显示出空气中有过于饱和的水汽的,请你再读第二自然段,用笔画出关键词,这些词表明空气中有过于饱和的水汽的。
学生交流。教师依次板书:
弥漫 随风飘荡 涌向 笼罩 淹没 模糊
4.从这些词我们可以看出空气中的水汽已经达到了最大限度了。看黑板,你还能从这些词中感受到什么?(程度越来越深,雾气越来越浓)
下面我们一起把空气中水汽变化的过程齐读一下。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熟读课文
2.听写本课的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指名读。
十里长堤 寒风吹拂 雾气缭绕
琼枝玉树 洁白晶莹 缀满枝头
树挂 饱和水汽 遇冷凝结
弥漫雾气 夜幕降临 摄氏度
淹没 树影模糊 镀上白银
2.请一个学生回忆雾凇形成的条件。
严寒季节 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 遇冷凝结
3.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空气中饱和水汽的变化过程,雾气越来越浓。下面我就要来看看大自然这个魔术师是如何变出神奇的雾凇的。
二、精读第二自然段
1.雾气是怎样遇冷凝结成雾凇的?
幻灯片出示: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请学生朗读,学生评价,教师评价。
这个过程就叫“凝结”。
2.雾气是怎样镀在松针上、柳枝上的?圈画出有关词语。
慢慢地(凝结的速度慢,是个缓慢的过程)
轻轻地(凝结是个无声无息的过程)
一层又一层地(雾气不断,逐步凝结而成)
教师总结:作者只用一句话,运用上这几个词语,把雾气凝结时的情形写得既生动具体,又十分精练。
3.作者仅仅写到这里就结束了吗?
幻灯片出示: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这句话写出了什么吗?
最初、逐渐、最后-----雾凇形成有一个缓慢的过程
银线、银条、银松雪柳----雾凇的美,过程很奇特。
4. 齐读第二自然段,读出雾凇形成过程的神奇。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第三自然段
1.同学们,假如此时此刻你站在松花江边,你会看到怎样的雾凇奇观呢?
出示:
三九严寒,大地冰封。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
你还能想到其他词语来形容这个美丽的场景吗?
出示:
玉树凌空 琼花烂漫
朵朵银菊 排排雪浪
轻盈洁白 玲珑剔透
清秀典雅 婀娜多姿
2.面对这样的场景,松花江畔的人们是怎样赞叹的呢?
出示:
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学生齐读。
同学们,你们见过梨花吗?是什么颜色呢?
“梨花”比作雾凇,这些洁白晶莹的霜花就像雪白的的梨花那样美丽。
让我们再次饱含感情地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四、 布置作业
1. 朗读全文
2. 搜集有关雾凇奇特景象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