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能正确、琉璃、有韵味的朗读词串
3.通过看图、识字写字、诵读词串,认识有关冬天的事物,并能在诵读时浮现出相应画面。
4.能根据看到的、听到的展开合理想象,说一句完整的话。
5.初步了解冬天的气候特征,懂得冬天虽冷,但仍充满勃勃生机的道理。
教学重点:
1. 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 2.能正确、流利、有韵味的朗读词。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冬天的气候特征,懂得冬天虽冷但仍充满勃勃生机和生活情趣。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小动物过冬的资料(蛇、熊、青蛙……);
滑雪、滑冰的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1. 导入:
小朋友们,这一学期,我们一起度过了夏天、秋天,马上就要迎来——冬天了。你们还记得冬天是怎样的吗?
生回答预设:天气冷了、下雪了、穿棉袄了、树都光秃秃的……)
二. 学习第一行词串:
1. 引入“寒流”:
是啊,冬天可冷了!俗语说得好,“一场秋雨一场凉”,到了冬天,那可不是凉了,那就是寒冷了。天气突然变冷,是因为受到了冷空气的影响,我们把这种冷空气称为——“寒流”
(出示生词“寒流”,带读2遍)
2. 过渡:
(出示河水结冰、刮大风图片)
由于寒流,气温——下降了,河水——结冰了 。
3. 引入“大雪”:
(出示下雪场景)
瞧,下雪啦!雪花在空中飞舞,给大地妈妈披上了一件洁白的礼服。多美呀!
“雪”是雨字头,写的时候要注意那些笔画?
(师范写,生描红、仿写)
4. 引入“北风”:
(播放暴风雪的视频)
除了下雪的“簇簇”声,你还听到了谁的声音?
北风听声音,就知道是一个来自北方的汉子,可凶啦!
5. 齐读第一行词串:
这些都是冬爷爷送给送给我们最特别的礼物。我们一起来读好它,读出北风的凶猛、寒流的冰冷、大雪纷纷扬扬的样子。
(生齐读)
三. 学习第二行词串:
1. 激发兴趣:
大家看,雪下得多厚啊!小朋友们,现在你最想干什么?
(生答案预设:滑雪、堆雪人、滑冰、打雪仗……)
2. 学习三个动作:
(师根据学生答案相机出示词语)
跳绳:怎么记住这个“绳”字?(电线上长了个口)
滑雪:怎么记住这个“滑”字?(地上积水,滑了一跤,骨头摔断了)
3. 齐读第二行词串:
你们都不怕冷呢,那我们一起动起来吧!想滑雪的边说边做滑雪动作,想溜冰的边说边做溜冰动作,想跳绳的边说边做跳绳动作!(齐读并比划动作)
四. 学习第三行词串:
1. 过渡:
小动物们可不像小朋友们不怕冷,但他们也都有自己的过冬方式。瞧,老师这里有一些动物朋友,他们正躲在洞穴里呢!
2. 学习小动物:
(出示小动物的画面)
他们在干什么?
生答案预设:刺猬在冬眠,蟒蛇也在冬眠,小蚂蚁围在一起吃东西
还有哪些动物像蟒蛇、刺猬一样在睡大觉?
(生答案预设:狗熊、青蛙……)
他们这种过冬方式,我们称之为冬眠。
“刺猬”的刺,“朿”表示树上的尖刺,“刂”表示像刀一样锋利,刺猬身上都是刺,一定要有一钩刺。
还有哪些动物和小蚂蚁一样储备粮食过冬呢?
(生答案预设:蜜蜂、松鼠……)
除了这两种过冬方式,还有别的过冬方式吗?
(生答案预设:迁徙过冬:天鹅、燕子、大雁……
换毛过冬:狐狸、猴子、兔子……)
3. 齐读第三行词串:
既然他们都躲在洞里了,那我们可得轻轻地读,别把他们惊醒了。(齐读)
五. 学习第五行词串:
1. 过渡:
动物朋友们都害怕寒冷,那植物朋友呢?
2. 学习三种植物:
(出示腊梅的画面)
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腊梅花是怎样的?
(生答案预设:黄色的,小小的……)
是啊,腊梅花是黄色的,就像小蜜蜂给它涂了厚厚的一层蜡。在寒冷的冬天,只有她迎着寒风开放了,谁来夸夸她?
(指名读)
(出示翠竹、苍松图片)
为什么人们把竹子称之为翠竹,松树称之为苍松?仔细看看他们的的颜色。
对了,翠竹、苍松到了冬天仍然绿得那么耀眼,所以大家称它们为“翠竹、苍松”。“翠、苍”都是绿色的意思。谁能读出它们的坚强?
(指名读)
(出示羽、羽字头)
当“羽”变成“羽字头”时,有什么变化?
生答案预设:没有钩、变扁了
“卒”是士兵的意思,“翠”可以这样记:两个士兵头上插着羽毛。注意,两个士兵是站在一起的,不要用小棍子把他们拆开哦!
(师范写,生描红、仿写)
3. 齐读第五行词串:
这三位朋友不畏寒冷,让冬天更加丰富多彩,富有生机,所以人们称它们为“岁寒三友。”用你的朗读夸夸他们!
(齐读)
六. 扩展练习:
1. 复习巩固:
现在,请大家把语文书打开,认真读一读所有词串。
(生连读,齐读)
2. 表达练习:
小朋友们,冬天马上就要来了,你准备在这个冬天里干什么呢?
(生口头说话练习,评价)
七. 小结:
那就让我们一起盼望着冬天快点来到吧!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