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371
post:488371

爬越一定高度的障碍教学设计

  • 发布时间:2016-01-18 08:51
  • 作者:孟凡栋
  • 点击量:

水平一(一年级)攀爬与游戏教学单元第1学时教学设计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孟凡栋

 

教学内容:1、爬越:爬越一定高度的障碍物     2、小游戏:闯关

一、设计思路:

    依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设计了以“户外拓展”为主题的活动,引导学生去挑战爬越不同高度的障碍。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手段,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分层提高、游戏比赛等为组织形式,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挑战新的高度,充分激发学生对爬越障碍学练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热情参与,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爬越属于体操类教材,是日常生活、生产劳动的重要安全技能,是小学生体育课中健身与教育价值极高、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本课通过学习爬越一定高度障碍的技术,不仅能有效促进一年级学生上下肢、躯干、肌肉和韧带的发育,发展力量、灵敏、协调、平衡等身体素质,还能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养成勇敢、果断和不怕困难的优良意志品质。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活泼可爱,热爱体育运动,但是自控能力相对薄弱,注意力容易转移,因此在教学中创设了户外拓展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该班学生已经知道爬越的基本动作要领,通过之前课时学习的模仿各种动物爬行,爬行的能力有所提高,能做到手脚协调用力,并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特色和亮点:

1、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日常生活中总会遇到不同的障碍,爬越一定高度的障碍技术动作正是一种很好的通过障碍物的方法,通过这一技术动作的学习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爬越能力,从小为他们打下具有野外生存能力的基础。

2、与小组亲密合作:由于练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练习中各个小组的小朋友要做到互相保护与帮助,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凝聚力。

3、教学方法有效融合:练习中,采用自主练习、分组练习提高练习质量,并根据学生技能、体能差异采用分层练习,教师重点帮扶弱势学生,教法的有效融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得到良好发展。

4器材有效使用:本课充分利用各种器材进行练习和游戏,运动密度大,运动负荷适宜。

水平段

水平一

班级:一(8)

人数:40

执教者:南师附小  孟凡栋

时间

2015.12.18

 

学习

目标

1、      知道爬越一定高度障碍的动作要领。

2、      100%的学生能够爬越一定高度的障碍,50%的学生能够挑战不同高度,通过爬越练习发展学生的灵巧和协调能力。

3、      在合作学习中体验自信、成功的乐趣。

 

教学内容

1、攀爬:爬越一定高度的障碍

2、游戏:闯关

 

学习

重、难点

重点:身体平稳的爬越一定高度的障碍

难点:安全、连贯、协调的爬越一定高度的障碍

 

课的

结构

学练内容

教与学的活动

组织形式

与要求

运动负荷

 

时间

次数

强度

开始

10′

1、《你好》歌曲导入

2、趣味慢跑

 

3、拓展模仿操

 

利用歌曲《你好》导入,

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

带领学生进行趣味慢跑,并提出要求:由队长带领合作体验绕、爬、跨等乐趣。

◆在音乐声中带领学生完成模仿操。

1、散点站立。

2、六路纵队,分组绕场进行趣味慢跑练习,要求:保持良好跑姿,并随口令变换动作

1’20

 

 

 

 

 

3’

 

 

 

2’45

1

 

 

 

1

 

 

 

1

 

 

 

 

 

 

 

 

 

 

基    本   部    分

26

 

攀爬:爬越一定高度的障碍

 

1、第一关:爬越低凳(78公分)

 

 

 

 

2、第二关:加高高度

 

◆试一试:尝试爬越一定高度的障碍,寻找适合自己的安全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安全得爬越高凳了?指导学生进行尝试性练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练一练:各组通过反复练习找出爬越一定高度高凳的方法。教师指导学生观察他人动作,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并提示学生相互之间保护。

◆想一想:思考后积极实践,在练习中找出爬越不同高度障碍的方法。组织各组展示其通过的方法,各组进行自评,教师引导大家积极交流想法。

 

 



组织:

 

 

 

 

 

要求: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

 

组织:



 

 

 

 

 

要求:掌握动作要领。

 

30”

 

 

 

 

 

1’30

 

 

 

 

 

 

1’30

 

 

1

 

 

 

 

3

 

 

 

 

 

3

 

 

 

 

 

中-

 

 

 

 

 

3、第三关:选择不同高度

 

 

 

 

 

 

 

4、拓展:闯关(多种姿势爬行组合)

 

◆拓一拓:根据自己能力大小进行分层练习,提高动作的熟练程度。教师引导学生在提升练习的高度时寻找出适合自己切安全通过的方法。指导学生根据能力大小选择适合高度进行练习,提高动作的熟练度。

◆评一评:积极交流,各抒己见。

 

◆教师讲解游戏方法,指导各组尝试游戏,并引导学生总结游戏情况。

◆组织各组进行比赛并,指导各组进行小结。

组织:六路纵队

要求: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高度。

 

 

组织:六路纵队

要求:小组合作,快速安全的完成任务。

 

2’

 

 

 

 

 

 

 

 

 

 

2’

 

 

5

 

 

 

 

 

 

 

 

 

3

 

 

 

 

 

 

 

 

 

 

 

 

 

 

 

束   部    分

4

1、拉伸放松活动

2、交流小结

3、布置家庭作业

4、宣布下课

 

◆组织学生进行拉伸放松练习

◆师生交流本课学习心得,总结学习情况

 

      布置家庭作业:将学习体会告诉家长和朋友。

      学生有序地协助老师归还器材

 

组织:自然集中

要求:心情愉悦

 

 

 

 

 

2’

 

 

 

 

 

 

1

 

 

 

 

 

 

生理负

荷预计

平均练习密度:35±5      平均心率:130-135次/分左右

 

教学效

果预计

优秀

25%

 

良好

55%

 

及格

20%

 

场地

器材

体育馆   体操凳6个  体操垫12床  标志桶18个

 
                               

 

 

 

 

 

上一篇:高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