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升和毫升,能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的形状;进一步掌握射线、直线的特点,加深对角的知识的认识,能比较熟练地量角和画角;能说明直线两种位置关系的特点并能正确判断,更好地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画法。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升和毫升的大小,进一步体会观察位置和看到的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能比较和加深认识图形的特点,进行简单的判断和推理,发展比较、推理等简单能力,进一步提高量角、画角的技能,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初步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产生对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角的认识和垂线、平行线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展台
教学时间:
一、回顾内容 二、角、垂线和平行线 (一)射线、直线和角 1.做整理与复习第15题 要求学生看线段说说线段有什么特点。(板书线段特点) 让学生把两条线段分别延长成射线和直线。(指名板演画线段并按要求延长) 提问:射线和直线各有什么特点?(板书射线、直线特点) 射线、直线和线段比,相同的是什么,不同在哪里? 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板书: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2.回顾角的知识 引导:想一想,有射线你学习了什么?角是怎样的图形?(教师由一点出发画两条射线,成角) 关于角,你认识了哪些知识?(板书:量角 分类 画角) 3.做整理与复习第16题 (1)角的分类。 提问:下面哪几个角的度数你能直接说出来,各是什么角?(板书:直角=90° 平角=180° 周角=360°)剩下的各是什么角?为什么?(板书:锐角<90° 90°<钝角<180°) 能看着板书说一说角是怎样分类的,分成哪几类吗? 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1周角=2平角=4直角) (2)量角。 让学生量一量其余两个角各是多少度。 交流:各是多少度?用量角器怎样量角? 让学生量出练习纸上每个角的度数,交流结果。 4.画角。让学生在练习纸上按指定度数画角 交流、检查画成的角的度数。 提问:用量角器是怎样画角的?和量角的方法有什么相似的地方?(都要做到两重合) (2)画75°的角。 让学生独立画角,再同桌互相量一量,检查画的度数,然后了解正确画角的人数。 5.小结归纳 提问:对角这部分内容你能比较完整地说说有哪些认识吗? 指出:角是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角分为五类,从小到大依次是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量角器可以用来量角的大小、画指定度数的角。 (二)垂线和平行线 1.直线位置关系。 引导:我们由射线引入角,认识了直线之后,学习了它的哪些知识呢? 你认识的直线位置关系有哪些?你是怎样理解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的? 说明:两条直线有相交和平行两种位置关系,当两天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就是互相垂直,这是相交关系中的特殊位置;互相平行是指两条直线不相交。 [板书:相交→垂直 平行(不相交)] 2.做整理与复习第17题第(2)题。 让学生在课本上按要求画图,独立完成。 交流画法,根据交流教师示范画出图形。 追问:垂线一般可以用什么来画?(按“垂直”板书:----三角尺的直角画垂线)画平行线呢?(接“平行”板书:---沿直尺的两边画平行线) 提问:仔细观察,画出的这两条直线有什么关系?怎样验证?(教师演示验证) 指出:(指图形说明)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第三条直线和其中一条互相垂直,也一定和另一条互相垂直。 3.让学生在练习纸上经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交流:你是怎样画的?(教师演示说明画法,明确可以用三角尺通过平移,过已知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原来直线外的这点到已知直线间的垂直线段长叫什么? 让学生独立量一量点到直线的距离,并交流结果。 4.小结归纳 提问:你能说说已经认识了关于垂线和平行线的哪些知识吗? 指出:互相垂直的直线相交成直角。用三角尺的直角可以画垂线,还可以验证两条直线是不是互相垂直;从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直线段的长,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它是点到直线的连线中最短的。互相平行的直线不相交,平行线之间所有垂直线段的长时相等的;沿直尺的两边可以画平行线。今天还明白了,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如果第三条直线和其中一条垂直,也一定和另一条垂直。 三、总结 提问:你能根据今天的复习,说说对整理、复习的各部分内容的收获吗? 对图形与几何的学习有哪些体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