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简单的求平均数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的过程中体悟平均数的意义,构建平均数的概念。
2、在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3、渗透移多解少,估算等让学生感受到初步的统计思想和方法,知道可以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增强学生在生活中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4、 通过学生分组学习,主动探索,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学习数学的
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合作研讨。
出示题目,学生自主探讨完成,小组讨论交流。
二、全班交流汇报
1、学生汇报
2、老师带着学生回顾算法
(一)算的方法:
(6+9+7+6)÷4=7(个)
(10+4+7+5+4)÷5=6(个)
这里的7和6分别表示什么呀?(板书:平均数,表示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我们就把他叫做平均数)
男生每人都套中7个吗?
有哪些情况?(引出有比平均数多的,少的,还有一样的三种情况。)
王宇也套中7个,这两个7的意思一样吗?
平均数表示的是谁套中的成绩?
(表示某一个人的成绩吗?它可以表示什么?整体水平)
(二)移多补少。
(1)把多的移给少的,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
(2)现在同样多了吗?现在男生每人7个,女生每人6个。这里的7和6分别表示什么?
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比女生多,是不是表示每个男生套中的都比女生多?
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同样可以算出平均数。
(三)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的就是平均数。我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或者直接计算的方法求出平均数。
小结讨论:
1、为什么用平均数来比较呢?
2、求出的平均数在什么范围?
3、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平均数?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过渡:你会求平均数吗?
书50页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
四、练习
(一)说出下面几个平均数所表示的意思
1、我校教师的月平均工资是620元
2、四(1)班平均身高135厘米,五(2)班平均身高137厘米,王民在四(1)班,张建在五(2)班,王民肯定比张建矮吗?
3.一个水塘的平均水深是120厘米,李小刚身高140厘米,他在水塘中玩水在危险吗?
(二)四年级4个班参加植树活动,第一天植树31棵,第二天植树38棵,第三天植树39棵。
(1)四年级平均每天植树多少棵?
(2)三天中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
(三)商店里标价水果糖10元/千克,奶糖20元/千克,巧克力糖30元/千克。把这三种糖混合变成什锦糖标价20元/千克。小新买了2千克,但是妈妈看看了小新买的什锦糖,十分生气说他上当了。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四、回顾总结,疏理知识。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了解了哪些知识?(求平均数的方法,平均数比最大数小,比最小的数大,平均数不是一个某个的具体成绩,只是一种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