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1、蹲踞式跳远(6-1) 2、素质练习:支撑与反向支撑
一、设计思路:
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以关注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受益,以学定教为理念。参照省《教学指南》必学内容,选择蹲踞式跳远(6—1)作为教学内容,基于对学生的能力考量以及对教学重难点的分析,采用了体验—练习—分层PK—展示—拓展的学习路径,以游戏体验助跑节奏,通过限制性教学法,推动学生学习助跑、起跳动作,以分层pk,展示的方法来巩固提高。层层递进的设计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增加了趣味性。
二、教材分析:
蹲踞式跳远是一项技术动作较为复杂的运动项目,对五年级学生的协调性和体能要求较高。它分为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环节。本课选自跳跃单元蹲踞式跳远中第1课时,掌握助跑起跳,才能为后面的技术环节做好铺垫,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助跑快速有节奏,起跳充分要果断,教学难点是助跑与起跑衔接连贯与自然。
三、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青少年肌肉力量和协调发展的敏感期,肌肉逐渐增长,肌肉力量逐渐增强,在动作的协调性方面,骨骼肌和小肌肉群有了较大的发展,动作的精确性。灵巧性进一步增强。可以进行相应的动力性力量练习和较为复杂的技术学习。
心理发展上学生的独立性增强,可以全面的评价自己的行为同时能够克服自己的缺点,模仿能力强,富于想象,求知欲望和表现欲强,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敢于挑战。
四、特色和亮点:
1、小组间亲密合作:蹲踞式跳远练习比较枯燥,为了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设计中小组轮流练习的方法,从小组体验尝试练习到增加难度后的分能力分道练习,不断促使同伴间建立亲密的配合。
2、限制教学有效:教学由游戏导入本课,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为后面的练习打下伏笔。本节课重点教学中采用限制教学法,用击掌的限制方法使学生掌握助跑的节奏,为起跳充分做好铺垫。设置跳过不同距离高度的障碍,使学生起跳充分有力……通过这样层层限制教学的方法,使学生一步步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3、评价方法有效:从生生评价、师生评价到与场外观摩老师的互动评价。让评价变成一种激励,鼓励学生向更高的目标发展。
4、器材使用有效:本课一物到底,紧紧围绕体操垫开展系列练习,从拼垫到组合垫子,让垫子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到师生的师生评价,练习密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