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6650
post:486650

《边疆小夜曲》教学设计

  • 发布时间:2016-12-26 14:55
  • 作者:张开泉
  • 点击量:

                              《边疆小夜曲》教学设计

            张开泉

 

教学目标:通过对一首小诗的学习,初步理解好的诗歌所具备的的画面美、构思妙和立意高,受到诗意的感染和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对这首小诗的立意的体会。

教学难点:对这首小诗的构思的理解。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由本校六年级某班同学的作文富有诗意谈起:很希望大家的文章有点诗意。在你们看来,怎样的文章才算有诗意呢?(美)

2、诗歌确实要能够凸显“美”,那你觉得哪些事物可以写到诗中,反映出“美”来呢?为什么?

二、           学习小诗《边疆小夜曲》

1、出示《边疆小夜曲》(PPT),初读

(1)    自由读两遍后指读。体味这首诗宜用轻柔的语气来读。

(2)    齐读,读出诗歌的语气和节奏感。

2、赏析这首诗

(1)    读读画画,找出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

(2)    你认为其中最美的是哪一个景物?为什么?

(3)    学生讨论。

(提示:在回答时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而不要拘泥于诗中的描写。

如星星:眨着眼睛   像一颗颗钻石镶嵌在天空

  江水:春江潮水连海平   春江花月夜

  花香:春风花草香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中写花香的句子

婴儿、母亲:文艺复兴时拉斐尔的《圣母像》   报得三春晖……)

(4)    小结:这首诗中每一个景物都那么美,合起来更美!作者用诗意美妙的词句写出了画面般的感觉。(板书:画面美

(5)    再读这首诗,你仅仅觉得美吗?有没有智慧上的启迪呢?(学生回答时点拨:这首诗中所写的6个意象所形成的两幅画面中,分别都有着包容和被包容的关系,并且有层层递进之感。但并不是死板的包含关系,而是通过倒影、气味、心灵等诗意的表达。实实虚虚,妙不可言。)

(6)    小结:这首诗的画面不仅是美的、集中的,而且一层一层密不可分,作者这样的构思你觉得如何呢?(板书:构思妙

(7)    这首诗写了这么多的意象,6个意象,组成了2个画面,但却只能有1个中心,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首先搞清楚:这首诗的主角是谁?有什么理由呢?学生讨论。

(交流时随机点拨:无疑,战士是这首诗的主角。因为如果没有他们的保家卫国,我们上述的所有美好都会烟消云散,不复存在。)

(8)    小结:这首诗的中心(也称立意)就呼之欲出了:赞美了边疆战士对祖国对人民的无比忠诚!(PPT出示)反复读诗歌的最后一句。

(9)    总结:这首诗不仅画面美,构思巧妙,而且弘扬了正能量,(板书:立意高)特别是到最后才点明中心的写法,我们称之为“卒章言志”——到最后才亮出自己的立场,值得我们学习。一首诗这样写很好,如果一篇文章也学着这样写,那就不仅有诗意,更有高致了!

 

三、           学写诗歌

参照这首诗的写法,再写一个画面,写出诗意、和谐与美好
上一篇:莫高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