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6268
post:486268

陈明的教学设计

  • 发布时间:2016-01-16 10:12
  • 作者:陈明
  • 点击量:

画蒲公英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陈明

教材分析

画蒲公英是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5年级》第4,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当不断重复使用某些命令时我们可以使用Repeat命令简化程序。本节课是Logo程序设计语言从顺序结构过渡到循环结构的过渡,让学生感知Logo程序设计语言的简洁之美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Logo语言中的顺序结构命令并能熟练地应用这些语句画一些简单的图案,学生对于新的规则图形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自己独立完成,为本节课的Repeat命令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部分学生对于输入错误命令后的修改图形的能力较弱,一般会CS后重新再来,效率比较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重复命令的基本格式

(2)学会使用重复命令简化程序。

3初步理解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的思想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简单命令画蒲公英花瓣,让学生发现在做重复劳动,从而进一步理解Repeat命令的使用。

通过对自然语言描述算法,帮助学生建立编写程序先思考,再用汉语来描述,然后再写成Logo语言程序的过程,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编写程序的方法和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用简单命令画蒲公英花瓣的麻烦让学生体会重复命令的快捷方便,增强学生学习Logo语言程序设计的兴趣

4.行为与创新

通过对自然语言描述画花瓣算法和试画让学生产生对Repeat命令学习的渴望,从而加深对Repeat命令的理解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学会使用Repeat命令的基本格式

2.教学难点

利用Repeat命令画出图形

教学方法与手段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自学习。

课前准备

网络机房、课件和学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与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师: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很多控制小海龟的命令了,请用一话句介绍一个你熟悉的命令。

指名学生回答,师板书。

CS HT ST 

FD BK HOME

LT RT

PD PU PE

通过对Logo命令的复习,为画蒲公英的二种方法铺垫,温故而知新。

二、新知探索

1揭示课题,出示蒲公英

师:今天我们来画蒲公英的简笔画,先画花瓣再画花径。(出示花瓣)这里一共有12花瓣,花瓣长度为40,请问花瓣间的夹角是多少度?

生:30度。

师:请问画花瓣时,小海龟的初始位置在哪里?

生:交叉点是母位。

2、描述算法

师:请思考怎么画花瓣,用中文指挥小海龟走一走。

生:边讲解边演示HomeBK二种方案)

师:选择一种你支持的方案,和同桌说一说怎样控制小海龟画蒲公英的花瓣。

3、写程序

根据刚才自己说的过程用Logo命令来实现。

学生演示自己的程序。

4、评价

师:你觉得哪种方案更好,为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

通过自然语言描述画蒲公英花瓣的算法,让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写程序时才有的放矢。

通过自然语言描述和学生演示的二种方案,学生自然而然就会选择使用BK方案,为学习Repeat命令埋下伏笔。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思路去完成任务,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善于创新的能力。

三、Repeat初探

1、再写程序

FD 40 BK 40 RT 30

FD 40 BK 40 RT 30

FD 40 BK 40 RT 30

FD 40 BK 40 RT 30

FD 40 BK 40 RT 30

FD 40 BK 40 RT 30

FD 40 BK 40 RT 30

FD 40 BK 40 RT 30

FD 40 BK 40 RT 30

FD 40 BK 40 RT 30

FD 40 BK 40 RT 30

FD 40 BK 40 RT 30

画好了12个花瓣的蒲公英,我们需要画密一些的蒲公英,请画一个24个花瓣的,再画120个花瓣的……

2自创命令

师:同样的命令我们用了很多次,小海龟已经觉得我们太啰嗦了,我们需要一个什么命令简化一下?

生:需要一个重复执行命令。

3Repeat命令格式

REPEAT 次数[重复的命令]

12个花瓣REPEAT 12[FD 40 BK 40 RT 30]

24个花瓣:REPEAT 24[FD 40 BK 40 RT 15]

120个花瓣:REPEAT 120[FD 40 BK 40 RT 3]

再画上花径:BK 100

4、练习

完成实践园和讨论坊

通过用快捷的方法画花瓣,让学生潜移默化的理解循环内容和循环次数,为学生自创命令和应用Repeat命令做好铺垫。

通过画12个、24个、36个,120个花瓣的蒲公英让学生产生急需循环语句来解决问题的需求,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自然生长。

四、巩固练习

Repeat命令画出下面的图形,也可以自己创作。

练习可以选择老师提供的图形也可以自己创作,为学生提供了创作的参照,也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Repeat命令。

、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引导学生重新体验学习的过程,总结学习的收获,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版书设计

4课  画蒲公英

CS HT ST                                                                      REPEAT 次数[重复的命令]

FD BK HOME

LT RT

PD PU PE

 

教学反思

让学生自然生长

本节课是Logo程序设计顺序结构语句向循环结构语句的过渡,在教案设计的核心思想就是让学生自然生长、自己生长、自由生长。

一、复习导入,让学生温故而知新

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把前面所学的Logo命令全面梳理一下,通过一句话描述你所熟悉的一条命令,为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算法做准备,并为后面的自创命令作为铺垫。

二、自然语言描述算法,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Logo语言是最接近自然语言的程序设计语言,在学习Logo语言的过程中先使用母语来模拟控制小海龟,再写Logo程序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本节课通过自然语言描述画蒲公英花瓣的算法后,很容易就写出Logo命令,非常顺利的完成任务。

在向重复命令过渡的过程中,老师让学生画120个花瓣的蒲公英,学生觉得命令太多了就不想写了,通过让学生说自然语言描述,用一句话来指挥小海龟画,学生很快就能想到:前进40步,后退40步,右转3度,重复120次。用母语很快就能解决问题,很方便的导入重复命令的教学。

三、循序渐进,让学生自然成长

画蒲公英从12个花瓣,到24个花瓣,再到120个花瓣。先让学生学会画12个花瓣的蒲公英,再变化到24个花瓣,最后给一个120个花瓣用目前的方法不方便完成,学生一听到任务就啊的一声,学生自己明白再用原来的方法已经不可行了,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可以新的命令来简化操作,非常完美的过渡到重复命令的讲解。

讲解完重复命令后让学生用Repeat命令画120个花瓣的蒲公英,再把简单命令来转化成Repeat命令的练习,其中用Home的练习是无法简化的,通过这个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Repeat命令重复的命令必须是一样的。最后的巩固练习除了给学生二个图形外,学生也可以自己创作,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通过循序渐进的任务设计让学生能够慢慢的自然生长,自己去感悟Repeat命令的作用和简化之美。

学习程序设计语言,循环结构是一个分水岭,帮助学生自己翻越它,从而为后面学习循环嵌套和过程打下扎实的基础,也为保护好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信心意义重大。

3页(共5页)

 
下一篇:顾洁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