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跑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
本课的教学基于“坚持健康第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运能能力、协调能力以及终身体育的意识。共同遵守体育规则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互动、尝试和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达到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教材分析
本次教材选取的一年级第二学期(水平一)直线跑。跑是最常见的身体活动方式之一,它对于发展体能有较大的作用,对提高心肺功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短距离的直线跑教材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跑的技巧,能在自然跑动中学会眼看前方,自然跑成直线,跑出好的成绩。
学情分析
本次上课的班级为一(2)班,全班共有48人,男女人数较为均等。2班的学生活泼可爱,充满好奇心,求知欲强,骨干学生较多,但是也有个别学生总是不按章法出牌,除此以外也存在一小批孩子由于体重超标对跑的兴趣浓度较低,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调动这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更好的开展体育活动。
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能体会直线跑的意义以及要求、方法。
2、运动技能:能做到两臂自然前后摆动,前脚掌着地,动作协调,跑成直线
3、社会适应:在游戏中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决心以及毅力
教学重点 : 眼看前方,前脚掌着地
教学难点 : 跑动轻松自然,自觉找准目标跑成直线
教学过程与方法
慢跑小游戏——花儿朵朵开
准备热身操——快乐奔跑
导入环节:1、各种姿势的反应起跑练习(蹲、背向、摆臂、站立式起跑)2、沿着直线跑 3、沿窄道跑成直线 4、沿跑道跑成直线 5、比赛环节看谁跑的直 6游戏阶段——打鸭子
7、放松环节——美丽的大自然
教学反思:
一、本课在整个教学中最令人费解的是各种姿势的起跑对主教材的导入发挥了什么作用?
一方观点认为:在教学的开始部分以各种姿势的起跑,有跑题之嫌疑,让教材的内容变的扑朔迷离,不禁让人雾里看花不知教为何用。
一方(我最初的教学设想):各种姿势的起跑反应作为开场白1、通过蹲、背向、摆臂、站立式起跑,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同时起到集中注意力的作用。2、通过各种姿势的起跑练习让提高学生对直线跑的兴趣。
出现的原因分析:
1、铺垫的不够明确,让看课老师摸不着头脑。
没有规律性:从准备活动到快速启动,学生的心率由高——低——高不符合身心发展的规律,同时造成了过重生理和心理负担。
没有对主教材起到辅助以及引导的作用
调整方案:沿直线走 ( 慢走——快走——眼看前方走)
点题:显而易见,单刀直入式的流程让看课老师一下子就明白你教的是什么,准备怎么教。
调整:在进行由跑步到韵律操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率由低到高,逐渐趋于平稳,也符合身心发展规律和运动规律,让学生调整过后,再进行节下来的教学,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了解:除此以外学生也能很明白老师的意图是什么,所以更容易导入新的教学内容。
新教师的疑惑与想法。
二、在教学中出现的小问题,只要认真的反思,时常可以帮助我们迈出更大的一步。作为新教师的我们在教学中时常会出现各种让人啼笑皆非的错误,我们在总结我们在进步,我们也在反思。
1、渗透慢的艺术:作为新教师的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总是希望把一节课的内容以最多的形式,最好的方法来灌输给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操之过急的现象,从而导致为了能呈现教学流程,不顾学生的现实情况,所以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不务实的现象,教师的语速会不自然的加快,教学的知识点铺垫也有些赶趟,在这样的状况下,个别学生表现出来的“会做”的现象就会被当成是真会做。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妨尝试着,放慢你的速度、流程,语言不求精美,但要做到简单易懂,流程不需丰富多彩,却要实实在在,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更好的理解,只有踏实的迈好第一小步,才能迈出更大的一步。
2、俯下身体,和孩子们共同学习
作为新教师的我们是否在潜意识里总是觉得学生就是学生,当他们出现不符合你意愿的行为时,你是否会以无意识的责问人、批评人的方式去教导他呢?我们又会称其为教育。我们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注定了学生与我们的位置的不平等,在很多的时候总是在抱怨孩子总是不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可是我们又知道孩子们的所思所想吗?为何不低下身来,用孩子的高度来待人接物,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教育本该就是发自心灵的,让孩子们爱上学习的唯一方式也就是出于爱好,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新教师的我们需要俯下身来走进孩子,更好的理解也为更好的引导,真心的交流,彼此的尊重与真诚的爱护才能博得孩子的喜爱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