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694
post:492694

英语 朱红娣 谈“吃老本”

  • 发布时间:2012-06-25 19:02
  • 作者:朱红娣
  • 点击量:

谈“吃老本”

最近要交的作业较多,加之学期结束教学上的事也多,所以比较烦,于是就想先把作业应付了,比如在以前写的教学设计中挑一篇上传,在以前写的文章中看看有没有能做教学反思的,节选一部分上传。在浏览以前写的文章时,良心告诉我,这样“吃老本”不行,还是得写点什么,于是就有了这篇教学反思。

工作十一载,在教学上还算心力都能跟得上。刚开始工作时,更多的凭的是一股热情,那时刚从学校毕业,基本功很扎实,没有担忧过英语专业知识跟不上学生的发展,倒是觉得很多所学不能施展在工作中,觉得教小学我的英语知识绝对够用了。一晃十一年过去了,从最初的懵懂到现在的明白,我已不像以前那么自信,在工作的很多方面我虽有宏伟蓝图,但都缺少行动,以至于一直在“吃老本”。

首先是英语专业上“吃老本”。现在我很少看英语原著了,也没有订阅英语杂志和报纸,只是偶尔上网看看一些英语文章和教学素材,但上网的诱惑太大,看英语文章又比较费脑子,所以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娱乐娱乐,大把的美好时光就这样蹉跎了。现在学生学英语起步早、学习资源丰富,如果不是靠着扎实的功底和偶尔的进修学习,我还真担心被学生笑话。再看这些年考外校如火如荼,题越出越怪,不少学生在课外接受长期、专门的训练,在做知识类题时,我觉得自己的知识面不如学生宽,在做英语数学题时,我觉得自己的脑子不如学生灵。事实摆在眼前,“吃老本”不行了。中西方都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说法,英文表达是Live and learn.You are never too old to learn.所以我也不用惋惜蹉跎掉的时光,从现在开始,一切都还来得及,多看书,多向优秀的同行学习。看书的面要广,多看英文书籍应该是摆在首位的。

其次是教学上“吃老本”。教无定法,教必有法。教学这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创新,给课堂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我深知这一点,可我同样深知,自己最缺乏的正是这一点。某个教学流程用熟了,就不愿意再尝试其它的了,比如教单词句型板块时,开头先复习A板块课文,再创设语境学习单词,到学习句型时先提炼句型,再看图说话,有时间可以写一写句型,最后以一个综合性的活动收尾。回想自己的课堂,很多第二课时的课都是这样的步骤,这个过程我已经很熟了,一直在用不去创新不就是“吃老本”吗?在外听一些公开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且暗自叫绝的课,正是因为老师敢于创新,“不吃老本”。再有,某一个教学方法用熟了,就不愿想其他的方法了,比如学单词时玩What’s missing?的游戏,好像每个单元的单词都能这样教,连自己都腻了,看来“吃老本”也需要极好的心理素质。还有,课堂上用惯了课件,就依赖课件了,没有了课件都不知道怎么上课了,我的电脑里储存了很多课件,于是又“吃”起了课件的“老本”。我很欣赏一些老师就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也能把一节课上得妙趣横生,回归传统对老师的要求更高,因为传统并不代表守旧,我现在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新旧结合”,即在现代化的多媒体辅助下,让传统熠熠生辉,二者水乳交融。

第三,教科研上“吃老本”。工作这些年,我最头疼的就是教科研,因为它总是和“写论文”“做课题”联系在一起。每到交科研作业时,总是想到以前写的能不能用,总想“吃”以前的“老本”。写文章于我似乎就是一件绞尽脑汁、抓耳挠腮、极其痛苦的事。因此,虽然经常痛下决心要多读、多写,但到头来总是以各种各样的借口原谅自己的“不守承诺”。其实,工作中的小感悟我是有的,但要把它们汇聚成大文章还真难,一个字,就是——懒!写到这,我又要做自我批评了,自我批评后肯定是一番豪情壮志,保证以后会怎样怎样。好了,就从今天这篇反思开始,以后多敲敲键盘,任由脑细胞坏死,在教科研上不再“吃老本”。

写到这,觉得字数也差不多了(其实,我每写一段,都查看一下字数有多少了,煎熬中……),该总结了(窃喜)!综上所述,我认为的“吃老本”就是不学习、不创新。我很喜欢这样一句话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 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教师何以点燃学生求知、创新的火焰?唯有教师本人不断践行求知、创新的精神!

上一篇:教学反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