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4》课后反思
“看图入境,整体感知”是落实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突破口;“图中识物,积累语言”是落实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途径;“创设情趣,随文识字”是落实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关键;“情境延伸,厚积人文”是语文学科人文精神这一内涵的体现;“入境悟读,识写结合”是落实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的。
一、看图入境,整体感知。
“看图入境,整体感知”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突破口。我们遵循“在语言环境中教学识字”的原则,改变了过去归类识字的方法,在识字教学中,将“文字与图像挂钩”将识字放到具体的情境中识记。一开课,教师出示课件导入:乔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些小生灵,看,他们来啦!(出图:蝴蝶、蜻蜓、瓢虫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通过美丽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这次识字的大体内容,把学生带到美丽的大自然,消除学生对于大量识字的畏惧感。
二、图中识物,积累语言。
“图中识物,积累语言”是落实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途径。词串教学,要凭借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想象进行补充和扩展,为今后的阅读和写作做好必要储备。在学生看图说话的基础上,指导述说这是怎样的田野、树林、花丛。并请四人小组交流介绍自己认识的昆虫。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查阅资料对插图进行补充和扩展,即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为今后的阅读和写作做好必要储备。
三、创设情趣,随文识字。
“创设情趣,随文识字”是落实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的。教学时,当学生说到图上的小朋友到野外采集昆虫标本时,⒈教师出示“采”字的变形(一只手把小灌木上的花朵摘了下来),请你说说怎样记住“采”字?(字理识字)⒉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虫”字?你见过什么虫?这样,把面广量大的识字教学变得简单、生动有趣。
四、情境延伸,厚积人文。
“情境延伸,厚积人文”是语文学科人文精神这一内涵的体现。识字不仅要为学生们主动学习汉字提供可能,而且也为锻炼、发展学生整合多种信息的能力拓展空间。教学前我们做了这样一个准备:请每个孩子选择文中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昆虫头饰带着上课。当孩子们将所有的昆虫名称认读之后,老师问:小朋友,你们是不是最喜欢你自己选择的这种昆虫呢?选了同一种昆虫的孩子,你们就成了这个家族的成员了,你们一定觉得自己家族的是最棒,最了不起的。找到你们家族的成员商量商量,夸夸自己家族有什么特殊本领。这一环节体现了语文教学中学科整合的教学新理念。它以识字为基础,综合了整合、审美、想象、逻辑、育人、口语交际,自然知识等多项功能。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五、入境悟读,识写结合。
“入境悟读,识写结合”是落实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的。在处理“识字”、“读书”、“写字”三者关系时,我们坚持了“寓识于读”、“以识促读”、“识写结合”的原则。也就是把识字寓于诵读课文的过程中,把认识生字与正确、连贯地诵读课文紧密结合,用识字的成果促进课文的诵读,把识字与 写字紧密结合。例如,教学中我们设计的如下几处诵读训练:⒈在第一幅图景中,开火车读采集 、昆虫、观察 。⒉ “蝴蝶”,你们能叫出自己的名字来吗?别的昆虫你们见到它该怎样打招呼呀?(依次出示:天牛、蟋蟀、螳螂、蚂蚁、蜻蜓)⒊当学生读到“蚂蚁”这个词时,教师问: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把识字与写字结合起来,以识字促进写字,以写字巩固识字的成果。
这节课,学生在愉快的昆虫世界中游玩,他们认识了课文里介绍的昆虫以及它们的生活习性;借助图上描绘的事物去理解字词,琅琅上口地读背了课文;直观教师事前特意为他们准备的课件,培养了探索自然的兴趣,完成生字的认识、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