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图形体积复习”的教学反思
作为一节复习课,第一部分的知识框架的回顾与整理十分重要,而这节课的设计又基于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在此基础上,第一部分采用了在课前让学生在研究纸上按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将跟立体图形体积有关的内容进行了整理。这个过程中,考虑过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展示不同的整理方式,显然这是把焦点集中在画图、列表、文字这些外显的形式上,后来又意识到要去抓知识整理的主线,点透知识点,于是又尝试选取一位同学的整理,然后再小碎步带着铺成开来。所有的做法,结局都让人无奈,抓不住重点内容,顾不及学生想法。
因此,为了不出现上述情况,我在心中反复提醒自己要明确:一、我要给学生回顾到哪些知识内容,二、几块内容要重点突出的是什么,在这样两点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节课上,请了三位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整理,
基本上,三位呈现的顺序是沿着体积公式的共同点和推导联系这一重点层次性展开的,而对于体积、容积含义、单位则一带而过。抓住这个主线之后,重点要学生说清两个问题:1、为什么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的体积都能用V=sh来计算,这里要感谢第三位同学非常有想法、创意的整理,开启其他学生的思绪。创造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品质。这样,这节课对于知识点的整理整体上达到了条理性、突出了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
但是,在整个过程当中,也出现了岔路,如我在追问圆柱体积是如何转化成长方体来推导的,显然,我的意图是让学生回顾V=sh这个公式,而学生则解释了圆柱的另一个体积公式,叙述中思维有些混乱,而当时我不知道是否要去重新引导学生把V=sh这个公式的推导说清楚,只是想着已经乱了,引导不明确,所以没有指出这个问题。
在让学生将黑板上的公式按推导过程重新摆一摆这过程中,我没有想到第二位学生上黑板竟整个变换顺序,他的几个大动作之后,我看到他出示了V=sh,松一口气,确整个没有察觉到他的移花接木所表达的关系网是不对的。并不是长方体推导出正方体的公式,再由正方体推出圆柱体的公式,这一个逻辑关系存在的问题,我没有及时发现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