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044
post:492044

谢丽 音乐《田野在召唤》视频优化运用的反思

  • 发布时间:2012-04-29 20:31
  • 作者:谢丽
  • 点击量:

    小学音乐教学内容涉及面广,有地域性很强的各地歌曲,几乎每册都有外国民歌或童谣;有季节为主题的单元;也有戏曲为主题的内容。有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而有的的则是孩子们没有见过的。所以,网络资源辅助音乐课堂教学必不可少。

    和音频、图像相比,视频则更为直观生动,具有纪实性、具象性、表现性强的优势。在音乐教学中,利用视频来辅助教学已是较普遍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它可以起到丰富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提供更多、更新、更广的艺术元素,开阔视野等作用。

    目前,配套的课件以及网络资源虽然很丰富,但并不全可以原封不动地“拿来”为我所用。在音乐课中如何用好视频,优化课堂教学,这是我们要思考的。下面笔者以《田野在召唤》一课为例,谈谈视频的优化运用。

一、图片嵌入视频,提高欣赏效率

    《田野在召唤》是一首意大利民歌。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欣赏、学唱意大利民歌,感受意大利民歌热情、奔放的艺术魅力。说到意大利的民歌,肯定要欣赏《我的太阳》,要欣赏《我的太阳》自然就会谈到歌王帕瓦罗蒂。因为《我的太阳》是意大利著名的民歌,有意大利“第二国歌”的美誉。这首民歌很有代表性,歌曲的高亢、奔放的情绪加上帕瓦罗的富有穿透性的明亮的完美音色,可以让学生感受意大利民歌的热情风格。

    意大利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那里有著名的建筑比萨斜塔、威利斯水城,有画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雕塑家米开朗基罗的《大卫》。这些也应该让学生有所认识。

原始设计:

    1. 意大利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那里有著名的建筑比萨斜塔、有画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雕塑家米开朗基罗的《大卫》。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意大利的灿烂文化。之后谈谈你对意大利文化的印象。【系列图片欣赏,背景音乐《我的太阳》】1’50”

    2. 意大利的音乐也充满魅力,接下来,我们欣赏一首家喻户晓的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由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演唱,欣赏之后交流音乐的魅力。【系列图片欣赏,背景音乐《田野在召唤》】1’50”

效果分析:1.给学生欣赏图片都很经典,但形式相对单一,学生看得比较认真,交流得也很热烈,但是缺少了音乐味,围绕文化方面的讨论多了点;2.歌王的形象与孩子们心目中的“明星”有点距离,美声唱法对于学生来说也有距离,加上是交响乐伴奏,没有任何表演,学生欣赏不够投入,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分多钟,但是仍然有不少学生走神,也有个别学生“笑场”;3.此欣赏环节用时较长3’40”,整体效果不是很理想。

优化设计:

    1. 意大利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同学们课前都作了预习,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三幅图吗?【出示比萨斜塔、蒙娜丽莎、帕瓦罗蒂图片】30”

    2.意大利的音乐也充满魅力,接下来,我们欣赏一首家喻户晓的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由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演唱,欣赏之后说说你的感受。【《我的太阳》视频合成:帕瓦罗蒂的演唱视频及意大利典型建筑、绘画艺术、雕塑艺术、音乐家图片等】1’50”

效果分析:1.由于学生课前自己查找了意大利的相关艺术资料,所以认识三幅图对于他们来说轻而易举,发言很踊跃,另外变媒体的演示为学生的展示,更加体现了孩子自主的参与与自我学习的能力;2.合成的视频达到视觉与听觉的有效整合,在歌王激情的音乐声中,学生既感受到了歌王演唱的现场魅力,又领略到了意大利的艺术文化,利于学生对意大利的艺术的全面了解。学生们欣赏得也非常投入,说出了“高亢、明亮、充满激情、奔放” 等感受,视频欣赏后学生朗读《我的太阳》歌词亦充满激情,掀起一个小小的高潮。3.优化后不仅耗时缩为短2’20”,而且整体课堂氛围好,欣赏效率明显提高。

二、舞蹈兼容歌曲,优化表现形式

    《田野在召唤》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表现了在充满生机的春天里孩子们出发去郊游、旅行时的欢乐心情。音乐欢快跳跃,极富有动感,很有舞蹈性。意大利人民能歌善舞,民间舞蹈也很丰富。所以学习意大利舞蹈,感受意大利民歌热情、奔放的艺术魅力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原始设计:

    1. 学生欣赏一段意大利民间舞蹈视频,看看有哪些队形,学一学其中的舞步。【意大利舞蹈视频,音乐是一段意大利的乡村音乐】1’30”

    2. 运用学习的意大利舞步随着《田野在召唤》的音乐跳舞,感受意大利民歌热烈的情绪。【音乐《田野在召唤》】1’15”

    3. 完整表演歌曲:两组演唱并伴奏,两组表演舞蹈,共同沉静在欢乐的歌舞中。

效果分析现成的意大利舞蹈虽然富有激情,但是音乐是学生们不熟悉的,加上动作多而复杂,学生欣赏之后,无法学习其中的舞蹈动作,舞蹈学习基本是教师教并讲解的。环节3中,学生唱得还是不错的,情绪也很热烈。不足之处是舞蹈的队形变化较少,基本是围成一个圈在跳,在教师的带动下才勉强完整表演。

优化设计:

    1. 学生欣赏的意大利民间舞蹈视频,剪辑两段简单适合学生学习的舞蹈动作,分别配上《田野在召唤》的两段音乐,第一段是欢快跳跃,极富动感的一、二乐句,第二段是激情洋溢、情绪热烈的三、四乐句。【整合后的意大利舞蹈视频】1’15”

    2. 学生小组合作创编队形,尽情舞蹈。【音乐《田野在召唤》】1’15”

    3. 完整表演歌曲:两组演唱并伴奏,两组表演舞蹈,教师也加入舞蹈的行列,共同享受意大利的音乐魅力。

效果分析:从网上下载的舞蹈的音频换成了《田野在召唤》。剪辑后的动作比较简单,队形明了,没有过多的干扰,时间也缩短了,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学习与表演。

现场效果课堂氛围非常和谐而热烈,意大利的舞蹈动作均有学生自学而成,教师只起到完善的作用,队形变化也由小组合作表现。最后,师生模仿意大利人民,忽而手拉手、忽而肩搭肩;忽而是一横排,忽而围成一圈。和原始设计比起来,更多的是学生的自主、自由的表现。大家尽情歌唱、舞蹈,完全融入了意大利的音乐之中,体验着意大利人民热情、奔放的艺术魅力。

三、内容适合环节,调节课堂节奏

    一堂课,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如一台戏、一部电影、一篇小说,有开端发展,也有高潮终结。特别是音乐课,课堂内容动静结合,声神融会,相得益彰,将充满艺术的魅力和美感。因此,教师要努力把四十五分钟安排得既科学合理,又富有变化,以追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而视频欣赏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环节,不仅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在课中往往起到课堂节奏的调节作用,忽而活跃课堂氛围,忽而让课堂瞬间宁静。《田野在召唤》课中一共用到了三段视频,a段是《我的太阳》;b段是意大利风光片;c段是意大利舞蹈。这三段视频播放的顺序不同,所起到的效果相差很大,那么在何时用最好呢?

原始流程:

    1. 快乐律动,体验歌曲韵律:由世博会的意大利馆图片导入,进行律动,初步感受歌曲的韵律;【背景音乐《田野在召唤》】

    2. 风光欣赏,感受歌曲意境:【欣赏带有意大利田园风光的画面,初步聆听歌曲】

    3. 听辨乐句,突破歌曲难点

    4. 循序演唱,表现歌曲情绪:学生会唱之后启发学生处理、表现歌曲。

    5. 激情舞蹈,体验歌曲风格:【舞蹈欣赏】

    6. 视听结合,感受民歌风格:欣赏《我的太阳》【b段视频】

    7. 课后拓展,激发探究热情

优化流程:

    1. 快乐律动,体验歌曲韵律:(同上)

    2. 视听结合,感受民歌风格:欣赏《我的太阳》【b段视频】(置前)

    3. 对比欣赏,融入歌曲意境:将《我的太阳》与《田野在召唤》在节奏、情绪以及速度上进行对比欣赏,通过对比,让学生在不同的意大利民歌中感受其奔放热情的艺术魅力。

    4. 听辨乐句,突破歌曲难点

    5. 循序演唱,表现歌曲情绪:学生会唱之后启发学生处理、表现歌曲【欣赏带有意大利田园风光的画面,完整聆听歌曲】(置后)

    6. 激情舞蹈,体验歌曲风格:【舞蹈欣赏】

    7. 课后拓展,激发探究热情

效果分析原始流程中律动之后,紧接着欣赏意大利风光片,动态的课堂突然宁静,欢快的节奏戛然而止,显得有点突兀。此课的整体氛围是激情而富有动感的,风光片的欣赏相对宁静,应放在课堂的黄金分割点处,所以在优化流程中,将此环节放在歌曲处理欣赏中,课堂的节奏感动静结合,效果比较好。优化流程将【b段视频】置前,主要是强化学生的已有经验,因为学生有过预习,而《我的太阳》是意大利最著名的歌曲之一,具有代表性,在律动之后欣赏给予学生强有力的冲击力,将学生带入热情、奔放的意大利音乐世界中,感受其音乐风格。

几点思考:

    1.   重组信息资源,焕发学习激情

    目前,音乐教材的配套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但是给予的资源基本是单一呈现的,所以,教师要基于教材,分析教材,结合每节课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们要运用信息技术,重组信息资源,使音乐课堂动静、分合自如,形声、色调并茂,整合优化过后的音乐资源,拓展了音乐空间,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与热情,提高他们主动实践的意识,为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开辟更广阔的天地。

    2.   改变视听环境,优化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通过与信息、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认知过程,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各种信息和环境条件。新的教学理论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能积极进行信息处理的主动学习者,而教师要提供能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信息资源和学习环境,并将二者根据教材完美结合,改变了单一的视听环境,在优质的音响效果和绚丽多彩的视频画面中,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促使课堂学习气氛活跃,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   细致分析学情,突出教学重点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内在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以及学生的情感体验。就内容方面,教师应多选择一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能够理解的、趣味性较强的素材;就形式方面,要充分发挥小组内学生资源的优势,不断改进信息技术的运用方式,突出重点,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4.   提高信息能力,促进教学改革

    在信息化时代,每位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不仅要对学生的多种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组织、协调,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及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还要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熟练掌握相关的电脑知识和有关的操作技能,特别是音乐教师,要细致地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编辑并优化音频、视频等资料,这样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才能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