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主线,品析文字——《安塞腰鼓》教学反思
南师大附小 陈玉林
在整个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有一个主体的思想,即:“观其形,听其声,赞其人,赏其艺”,循着这样的思路教学,就有了根。紧紧地抓住“用心观、用心听、用心赞、用心赏”,一个用心,就有了根本性的教学设计。
另外在问题的设计上,就是问“安塞腰鼓,好在哪里?”“好在场面的壮观,好在声音的响亮,好在茂腾腾的后生,好在变幻的舞姿。”抓住了这样的主线后,就进入品析词句的过程中了。在词语中徜徉,让学生充分享受文字的美妙和艺术的魅力。
整堂课,大块时间是朗读课文,品味语句。紧紧围绕课文,朗读精彩的段落,品味自己喜欢的语句。通过朗读品味,学生能充分感受到安塞腰鼓表演中的那股“劲”,体验到它所宣泄的生命的力量,潜移默化之间养成积极面对生活的情感态度和生命在于奋力搏击的价值观念。识别排比句,为其划分类型,品读排比句及意味深长的语句,体味其中的气势、节奏和激情,学生在朗读感知的同时,语文知识得以落实,阅读技能得以培养。由初读感知,到品读美句,再到解读难句,逐步深入的“三读”,既是教学内容呈现的过程,也教给了学生品读赏析美文的基本步骤及方法。
同时关注内容的基础上,要进入对文字句式、用词等特点的描绘体悟中。《安塞腰鼓》这篇文章语言如诗如画,极富音乐美。在内容和形式上取得了完美的统一。课文多用短句来表现内容,显得铿锵激昂,同时还大量运用排比,使内容表达得更加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针对这篇课文的特色,定位教学重点就是要通过朗读课文,赏析语句,感受黄土文化的淳朴厚重,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感受黄土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