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723
post:489723

章梅 《分数的比较大小》 反思

  • 发布时间:2013-06-19 13:47
  • 作者:章梅
  • 点击量: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和分子是1的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设计前,我给学生布置了前置性作业,课前的思考和学习给了学生锻炼的机会,我觉得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课堂的交流让学生们总结出多种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可以从分数的意义去比较,可以画图,可以转化成小数比较,可以通分,包括通分母或通分子,还可以寻找一个中间量比较,一般是和1或0.5比较,学生们还在交流中发现有的分数比较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但是他们又能在各种方法中优化出最好、最简便的方法。我觉得通过学生课前学习、独立探索和课堂上的合作交流、小组汇报,促使学生和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接着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的学习情景,让学生任意写分数,在四人小组里进行比较,因为每个学生写出来的分数都不同,那么在比较分数大小的时候就会产生多种情况,这样学生就达到了比较分数大小的练习目的,而且这样的自主出题的方式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与积极性。

    我想一节课的学习研究不只是为了求出一个答案,更重要的是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因为正是这个思考过程展示了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发展。经常让学生将自己的思维过程整理表达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的深化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因为在交流中,学生不仅理清了知识结构,而且还提出了不同的方法,通过交流、碰撞,激活思维,促进了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等良好品质的培养。同时在交流中,学生思维积极,思路开阔,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完善,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