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633
post:489633

胥婕 教学反思2

  • 发布时间:2014-01-14 13:42
  • 作者:胥婕
  • 点击量:

第六单元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以“名人风采”为主题安排了《给家乡孩子的信》、《钱学森》、《詹天佑》、《鞋匠的儿子》四篇课文及一个介绍家乡名人的习作6和一个练习6。根据写人文章的特点,我确立了这样几个单元训练目标:

1.加强学生的朗读指导,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理清文章脉络,感悟文本语言,品析人物的特点:巴金——关爱孩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无私奉献、珍惜时间;钱学森——热爱祖国、心系祖国、精忠报国;詹天佑——热爱祖国、为国争光;林肯——宽大仁爱、宽容大度。

2.指导学生领悟和运用一人一事的写作方法:巴金带病给孩子回信,钱学森回国,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林肯以智慧和宽容博取大家的敬重。

3.学习《钱学森》一课,初步体会倒叙方式的基本特征和表达的好处。

4.学习《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复习巩固书信的格式,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书信与别人交流思想、学习、工作、生活情况。

5.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方式进行查找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钱学森》《詹天佑》的爱国、报国事迹都发生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适当的资料补充更能表现出人物的精神品质、人格魅力,更能体现以他们为代表的中国人的深深爱国情和拳拳报国志。然而对资料的选择和汇报需要把握好度,切不可将让它们在阅读课上喧宾夺主。此外,本单元的习作“介绍一位家乡的名人”也需要通过调查、访问及其他方式搜集必要的写作素材,也需要我们精心指导。

6.在教学的同时,结合文本素材和当今时代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爱祖国、实事求是、乐于奉献、宽容大度的思想品德教育。

本单元运用一人一事的写人的方法是可以在作文中灵活运用的,这就要求学生能选取发生在人物身上的典型事迹。若想具体、生动的表现,还需要学生提前做好资料搜集的工作。不过,一定要吸取上篇习作“写家乡的一种风物”资料堆砌的教训,必须在学生资料选用上做了精心的指导。

表现人物的方法也可以模仿,如《钱学森》一课更突出了人物的语言描写,《詹天佑》《鞋匠的儿子》有一些行为、动作等方面的可以学习。

写家乡的名人,学生对“名人”的把握比较狭窄,后以点拨,学生大致了解:名人即是指在某一方面有特长、优于虽人的人。于是我将写作范围、对象的选择缩小到身边、家庭、社区、学校甚至是班级中。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人物都得在一定范围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而这些往往在学生习作中较少看到。比如写奶奶的厨艺、妈妈的织毛衣技术……在学生作文中往往看不到人物在小范围中的影响力,或是生搬硬套,缺乏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