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358
post:489358

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 发布时间:2012-12-27 12:39
  • 作者:赵强群
  • 点击量:

《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创设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从学生熟悉的七巧板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数每一个拼制的精美的七巧板的块数引发学生思考,这样的数字排列有规律吗?当学生发现这些数都与数字7有关系时,趁机出示课题:7的乘法口诀。

在新授部分,通过出示一组7块七巧板摆的图案,引导学生摆2个图案用多少块七巧板?摆3个呢?……摆7个呢?从而让学生完成书上的表格。

学生在学习7的乘法口诀之前,已经学习了1-6的口诀,对口诀的结构及意义都有所了解,但7的乘法口句数较多,记忆不太容易。因此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规律,于是我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的定位。让学生自主参与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掌握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利用相邻乘法口诀间的联系来理解并记忆乘法口诀,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学习用数学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1、主动探究,编制口诀

学生已经学过了1-6的口诀,已经知道了口诀的一些特点,如小数在前面,大数在后面,还有积的一些变化规律。还有的学生已经抢先背了起来。所以我放手让学生自己编口诀。然后指名反馈。在检验学生的口诀时渗透两个乘法算式、用加法计算等一些基本知识。再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口诀,找一找口诀的规律。

2、利用规律记忆口诀。

7的口诀相对较难记忆,通过课件出示《西游记》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发现生活中的口诀,对于特别难记的口诀,让学生讨论交流,寻找规律,有效地激发孩子的探究心和创造欲,学生想出了“联系上句、下句记忆,或者用以前学的乘法口诀进行记忆等方法”

3、多种形式练习

对口诀的记忆如果单纯的依靠读、背,肯定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学生学得也比较累。所以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如出示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东西,一个星期有7天,让学生计算3个星期有多少天 ?七星瓢虫有7个点,3只有多少点?1个小组有7人,2个小组呢?等练习,加深学生对7的乘法口诀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