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178
post:489178

《我和小树来比赛》反思

  • 发布时间:2012-06-21 15:58
  • 作者:王蕊
  • 点击量:

都说上一节公开课,从准备到试教到上完公开课,这整个过程之间反复的修改调整,会有很多的收获。虽然我还没有机会上到公开课,但是通过尹老师听课后指导修改再上一次课,这个过程我已经有了一些小体会,得到了一些建议,有了一些收获,更有了一些反思:

一、师生问好,律动。(在这之前因为孩子坐下之后有的拿书,有的这个事那个事耽误了一会,其实从上课铃响就应该有上课的状态,需要再训练,建议:可以踏着脚步进教室,坐上位。)

律动的状态还不错(建议:这么关注的状态应该继续下去,不能散掉

二、欣赏《小松树》

a. 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 春天是个生机勃勃的季节,万物复苏,小树们发芽了,迫不及待的要给大地披上一层绿色的新装。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支歌曲,听一听歌曲中是哪一小树要快长大?再想一想这首歌曲给你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带着这两个问题听一听。 ”

b. 跟乐律动

“ 现在把你想象成一棵小松树,我们一点一点往上长 ”

建议:在这里可以让孩子们数一数乐句

c. 介绍木琴

“ 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 ”

“ 小松树说可不止小朋友们会唱这首小松树呢,还有一样乐器也会唱。 ”

看图片听木琴声音,说一说音色

d. 听木琴独奏《小松树》

“ 说一说旋律重复了几次? ”

建议:同样用肢体语言来数一数有几句,是在第几句重复的呢?)

三、解决难点:附点

先用口令:抱臂看齐,向前看,来比比哪排小树最齐

然后跟我一块感受口令,显示图介绍附点,然后念下一句我和小树来比赛

再念看谁长得高看谁长得快

建议:一年级的孩子并不能用灌输式的介绍乐理的方式,其实我认为这样已经是具体化了,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是很茫然,因为没有节奏感,也没有趣味

四、节奏说歌词

接龙歌词,问题 附点部分并没有解决

建议:不能脱离音乐或韵律,这样的接龙歌词就显得很苍白

五、跟琴演唱

直接跟琴演唱一遍

和老师接龙

建议:在唱之前必须让孩子 “ 泡 ” 在这首歌曲的音乐里,让他们不知不觉中把旋律留在脑子中

六、活动律动

教姿势,挖土,浇水,踩泥土,比身高。

然后再配上音乐。

七、变成小圆型表演

下午我在一( 4 )班做了改变尝试,

一、师生问好,律动。(精神状态不错,及时点评)

二、欣赏《小松树》

第一遍:带着问题听。

第二遍:想象自己是小松树,正在往上长大。

坐在座位上观察老师的动作,第二遍重复的时候可以跟老师轻轻地做一做。

第三遍:全体起立坐一次,数一数我们的动作重复了几遍?

带着学生边做边数,接下来让他们自己数

告诉学生这首歌曲有 8 句话。

三、欣赏木琴版《小松树》

同样 8 句话,有重复,是从第几句开始重复的呢?

边做边数边听

四、律动《我和小树来比赛》

同样的方法来数一数《我和小树来唱歌》有几句话

边做边数, 5 句

跟老师学做脚步动作(提示动作要做的好看,就要跟上音乐的节奏,耳朵要听)

起立,用脚步感受音乐的节奏。

坐下,看看老师手上都在忙活些什么?

看示范,学动作。

全体跟老师一起劳作,我们一起种小树。

五、解决难点

小树种好了,我们要和小树来比赛了。

我们比的是: “ 看谁长得高,看谁长得快 ”

请小朋友跟老师来接龙,我们赛一赛谁长得快。注意小朋友接的是看谁长得快。

第一遍接不好,就说我看你们长得不太快,要这样才长得快,示范

小组接龙,那组长得快?

选一个小朋友,节奏感很好的,站起来示范。

再接龙请一些小朋友。

六、接龙歌词

我们一起来和小树接龙比赛,你们念小树后面,老师念小树前面。

先来看看哪一句是我们刚才练过的。第三行。

其他的也能念的这么好吗?

接龙歌词。

七、跟伴奏念歌词

能不能和音乐合作呢?

反过来 小朋友们领着老师念一次

八、能不能跟钢琴合作呢?

钢琴一句,小朋友一句

九、加上动作,我们边劳作边唱歌

我的反思:

①一节音乐课要让孩子始终要在节奏的韵律里,包括老师的话语也要有节奏的韵律。一个好的教师,会让整节课都在一个节奏感里。

②不急于求成。老师要帮助孩子们从一开始尝试到最后的成功,配合上音乐,配合上节拍。

这样一点一滴的进步会让孩子们感觉到成就感和成功感。

③设计的律动目的性要明确,是要分乐句呢?还是感受歌词呢?还是感受节拍呢?

不是为了好看而律动,脱离了音乐性。

④评价要及时,并且准确,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一直在关注着我,出现打闹现象的,就是孩子认为老师没有关注到我,我可以随心所欲。对于不该出现的现象,要坚决的批评。要让孩子知道老师眼睛里是容不得沙子的。并且知道当我的音调发生变化时,就是要注意了。

下午的尝试让我感觉到我的课堂稍稍有了“起色”,对于新教师来说,多和经验丰富的老师们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听他们的课从中寻找方法,进行尝试。或是请他们来听课对自己的课进行指导,并对交流进行反思总结。只有这样反复推敲,反复琢磨,才能增加自己的储备量,也只有自己的储备量增加,才能使自己的课堂丰富多彩,使孩子们能够学习的愉快并有收获!

下一篇:感兴趣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