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516
post:492516

孙小娟 语文 关于“前置性作业”的初步实践

  • 发布时间:2011-02-21 10:17
  • 作者:孙晓娟
  • 点击量:

关于“前置性作业”的初步实践

孙晓娟

前置性学习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前置性学习也叫前置性研究或前置性作业,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通过学生先学习,确定课堂教学的起点。前置性作业的设置是生本课堂成功的关键要素。

一、前置性作业的意义

为了实现生本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把第二天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变成学生先学的一个前置性作业――实际上是把第二天的教学要求变成学生先学的一个问题,通过前置性作业的形式,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先学。

每个学生有准备的进入课堂,进行有思考的讨论,这样的交流才有效果。课外的充分研究可以让课内的学习更深入,课内的交流更宽泛。再者,学生能学到更多的课外知识,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扩展学生的学科视野。因此如何设计布置前置性作业就成了生本教育操作的重要环节,前置性作业的完成好坏也直接影响着第二天的课堂教学实效。

二、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和布置

在设计前置作业时必须要与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内容紧密联系,由浅入深,既要使学困生有兴趣,又要使优等生感到有趣味,这样前置作业才能帮助这节课有一定的教学效果。另外设计前置作业要有目的性和实效性。前置性作业不是简单问题的堆砌,而是具有探究讨论、思考价值的一些要求和问题,这些问题和要求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内容,拓展视野,增长知识,也能够为课堂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使课内的学习更具深入,课内的交流更具宽泛,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的活跃。

三、前置性作业的表现形式

二年级,学习的重点发生了转变,预习内容也要跟着变化,最初,孩子无从下手,不知该如何完成,因此在最初阶段,我给他们一些提纲,如课后的部分习题、从课题、从难读字音、从生字词理解等方面入手,慢慢地,孩子便有了方向。一开始没有认真完成的小组不操之过急,耐心引导,积极扶持,过度一段时间后,我开始在课堂调查,并鼓励孩子独立完成。

二年级语文的前置性作业举例:

1)标好小节。

2)读课文:正确流利:张开嘴、读出声

3)课题:字面上理解,包括生字词的识记、理解。对于名著古诗,可以查阅资料,了解背景、作者。比如,《脱险的叶形鱼》,看到课题,知道课文讲的是叶形鱼,叶形鱼是怎样的鱼,通过名字可以猜想查资料,这种鱼形状像叶子,拟形自我保护。“脱险”是指脱离危险,所以文章要讲的是有关叶形鱼如何脱离危险。

4)生字词:包括字音、字形两方面。可以是在通篇课文中找,重点是是生字表、田字格中的。字音:南京方言NL、平翘舌音自己质疑、把握不准的字,生活中易错的(倔2强、强人所难、馄饨tun)多音字(鼓励新发现,雀,冷僻不提倡、组词,前提是弄懂意思)

字形:田字格,易错笔画,易错在哪里,写好的关键笔画。

5)理解、联想理解:对于字、词、句子、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段意、主要内容,诸多方面都可以,也可以是常识上的理解。

6)质疑: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字词句或者内容)。

三、作业现状

1、孩子们都能完成,但也存在漏洞。比如读书,蹦字、很不流利,现场读书,没有痕迹,做得很单薄。也有的只分享1-2处,有的分享没有多大的价值,从而影响了课堂的效率。

2、分享点多而散,且存在明显的质量差距。有的家长帮扶较多,分享非常深刻,有的则是翻来覆去讲的,或自己感兴趣的比较浅的内容。在课堂中由于每个孩子的关注点不同,个体也存在差异性,因此课堂分享点非常丰富,孩子做了准备,特别愿意表达,如果限制其表达,孩子的劳动成果没有体现,心里憋屈。可是课堂时间有限,也不可能无限制地表达,而且有些确实只是个性的知识,全班分享的价值性不大,为了保护他们的话语权,又出现了上不完的尴尬情况。也使课堂节奏拖沓。

四、改进措施

鉴于以上问题,我在平时加强了检查力度,并进行量上的评星制,而且及时反馈。接着在课上我有意识地对内容上加以引导,增加了一个环节评比最有帮助、价值的分享,对认真完成的小组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分享点比较低的也只能立刻喊,以此来慢慢引导孩子知道该如何高效的完成前置性作业。

五、思考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对于前置性作业摸索了几点想法,如在布置、设计时,问问自己:

1我布置的这些前置性作业对下一个新知识点的学习是否有用?

2)这项作业学生能否独立完成,需要我的帮助吗?帮助到什么点?

此外,布置作业时我也注意四个细节:

任务要细化

要求要明确

给学生较充足的时间

评价要及时

以上是我这个学期对于前置性作业的初步思考,下一步将进一步思考前置性作业的设计,更好地服务于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