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330
post:489330

期初论文

  • 发布时间:2013-02-22 09:42
  • 作者:严芳
  • 点击量:

好的结果从过程中来

又到一学期即将结束的时候了。按照惯例,小学科也将要进行书面考试了,这也是检验学生们一个学期学习成果的时候了,经过师生共同的努力,五年级的书面闭卷考试顺利结束。统计了一下,发现在本年级中常规很成问题的一个班级考试的成绩却比其他的好几个班级要好。整个试卷满分是70分,这个班级中成绩在60分以上的就有25人。反思班级的整个学习发现:从开学前,由于在其他老师那儿就听说了这个班级的特殊性,所以一开始就采取了一些措施,让孩子们明确知道了“好的结果是从过程中来的”。

一、学科特点与地位

品德与社会学科在学生的成长脚印中成绩记录位置是最前面,甚至于在语数外三门主课的前面。很多家长都片面的把这么学科理解成是以前的思想品德,如果是看到这门学科的成绩是良好或者更低的,就会认为是孩子的品德出现了问题。其实这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囊括了地理、历史、社会常识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在了解这些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为学生更好的成为社会人打下基础。但是现在的家长及孩子为了小升初时能够择校,平时只注重孩子语数外的学习,对于小学科的学习可以说是不闻不问。家长的态度如此,也导致学生自己对小学科学习的不重视,认为课堂上的学习就是语数外学习后的放松,同时也影响想学的孩子学不到,导致课堂的常规出现了问题。

二、学生的年龄特点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心理特点在自我意识方面有着很大的变化。幼儿期儿童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更多地受情境因素的支配,变化较大,因此,还不能形成真正稳定的个性。进入小学后,特别是通过低年级阶段的学习适应性锻炼,他们逐步把握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形成集体意识,学生的自我意识、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在这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步深刻,渐渐摆脱对外部控制的依赖,逐渐形成了内化的行为准则作为监督、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的依据,而且开始从对自己表面行为的认识、评价转向对自己内部品质的更深入的评价。此外,这一时期的学生已经不轻信吹捧的话。对于:“你是一个好孩子,应该……”这样的话,他会马上反驳:“我不是好孩子,所以……”,并且会马上避开。因此,哄骗方法用在五年级学生身上已经无效了。孩子对许多事情有自己的打算和想法,学会了自己安排时间和活动。

五年级的学生大部分是有积极向上的进取心的,这与他们求知欲、自尊心和好胜心强是分不开的。但他们思考问题不周密,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因而有时片面坚持已见,对教师的要求,合乎已意的去办,不合已意的就拒绝或顶牛,不能控制自己,凭冲动行事,事过之后又非常后悔。这一切都说明他们意志品质的发展还不成熟,自制力、控制力不强。

针对学科及学生的特点,如何让学生把“他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成了我在教学中首要考虑的问题。

三、教学方式的改变

1、明确要求,心中有数。

开学的第一节课我就把学习的要求完整的提了出来,告诉学生成绩的分配方式。一个学期的成绩按照100分为满分标准,其中70分为一学期试卷测试的分数,另外的30分是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分数,包括作业完成的情况和课堂听讲的情况。学期结束,根据每个人的学习给予不同的分数。在学期即将结束时期,及时提醒学生看一看自己记录的评分标准,进行适当的重视。

2、常抓不懈,适当调整。

刚开始学习的几节课,学生由于都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但时间一长,学生的常规就会出现懈怠。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抓住五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节。五年级的学生有着很强的竞争意识,希望自己在班级中有着表现的机会。所以我在班级中进行了竞赛活动,组与组之间进行竞赛。竞赛的内容涉及面很广,包括课堂常规的打分、发言的情况、作业完成的情况。这项活动的开展给学生带来了学习的积极性。五2班的黄同学自从开展了这项活动,学习的劲头是前所未有的积极。课堂上他积极发言,经常发言的内容为自己小组加了分,作业的完成也非常的认真,在最后的试卷考核中考出了?分的好成绩。打开他的试卷,你会发现这是一个态度认真,要求上进的学生试卷,完全看不出来一丝的不认真来。

3、及时总结,给予鼓励。

闭卷考试结束后,我在每个班级中都进行了总结,同时也把其他班级的学习情况加以明确,让学生知道自己与其他同学,与其他班级中的同学中的差距。尤其是学习常规有欠缺的同学,鼓励他们学习中好的地方,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比较突出的还在全班进行重点的总结,提成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他们在下学期的学习中获得更大的收获。

持之以恒是好的结果必须经过的过程,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教学经过的每一个细节,学生一定会在这种学习的环境中取得好的收获。

上一篇:期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