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意志、品格
——《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读后感
一日,在网上浏览帖子时发现了这本书名,据说不错,就买来看了!超出我的想象,原本以为只是案头一本杂书,可看可不看。但读后,发现确实有许多共鸣的地方。
华为公司于我并不陌生。源于我刚毕业的时候,我表哥的一位朋友,我们比较相熟,在一起聊天时,他曾谈到华为。说当时华为公司邀其加盟时,他嗤之以鼻,而是专心致志做自己的公司。但是没想到后来的华为公司的发展远远超出他的想象。那到底是什么神奇的魔力使得曾经的默默无闻的华为公司能有今天非凡的成就。任正非将其归为改革开放的力量。此话不假,在历史的横流中,我们只是浪花一朵朵。所谓方显英雄本色那只是胜利者的一句豪言。更多是被拍在了沙滩上。尽管我们说成功者的途径是不一样的。但不可否认成功者的品质是有很多共通的地方。任正非给出的是视野、意志和品格。
曾有人将任正非归为偏执狂或神经病之类的。我想这一评价不为过。但凡站到如此高的位置的人思想状态若与常人一样的话,他是不会去的如此巨大成功的!我说的是真正的成功。绝不是那种溜须拍马,走后门、投机取巧者,因为这是不公平的竞争,而最终必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曾经有人统计,包括任正非本人都承认,他不是一个真正的技术者,管理团队的人大部分人都认为他不是一个出色的管理者。但华为包括外界大多数人都肯定地认为任正非绝对是华为的精神引领者。这不是宗教。因为它没有疯狂。他只是时刻在不同阶段调整华为的发展方向。他只是在不同阶段针对华为人的思想状况问题作出不断的解答和指导。这是一个时刻有危机意识的领导者。也是一个时刻保持清醒的哲人。
在这个群雄环伺,“朝闻夕死”的信息时代,有着太多的难以想象!原本我们说各领风骚数百年,但今天你能领风骚五年以上,你算成功的!所以我的感触是唯有思想先行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如何让自己的思想接地气。仅仅是学习是不够的,必须实践,只有实践才能真正触及灵魂的感触。开放应是我们这个时代永恒的主题,唯有如此,你才能时刻让自己的思想保持新鲜感。不然会“发霉”的。平台应是我们发挥的舞台。如何搭平台,搭一个怎样的平台是我们“建设者”需要思考的。连蛇年春晚央视导演哈文都要说“接地气”。更别谈一个企业的发展了!
怎样的视野决定了一个企业、一个单位的发展方向。当任正非当年提出我们要做世界型的企业时,很多外人都笑了。但现在呢,大家都在拍手。因为他不是空谈,他在分阶段实现自己的梦想。梦想难得!做梦的人我都会表示尊重。因为他明白了生活的意义。意志是走向梦想的保障,任何人的成功都不会一帆风顺的,恰恰是雨打风吹去。而“品格”我的理解则是两点:一是个人的世界观追求,二是个人的价值取向。
任正非是个特立独行的人,我认为他是一个思考的孤独者。据说他到下面公司视察或者外出开会、旅行时,从不让自己的部属接机,而是自己拎着一大包行李独自找酒店居住。你很难想象任正非竟然敢不接见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所率领的投资团队。他说了一句:他又不是客户。任正非很明白企业发展的命脉是什么。他也很明白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是什么。他更清楚知道他在企业中只是思想引导者。若脱离这些,他的根基何在。正如佛典所云:爱欲于人,犹如逆风执炬,必有烧手之患。
孙 权
201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