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然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也已成为当今社会中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为进一步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进一步提升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团市委、市法宣办、市法院、市检察院、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人社局、市法学会共同举办第四届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模拟法庭大赛。
2019年10月19日下午2:00在溧水区团区委叶华娟老师和学校孙祥副校长的带领下,在储海平老师的指导下,溧水中专校11名模拟法庭组成人员来到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四楼参加了本次模拟法庭比赛。
“报告审判长,被告人蔡某某容留他人吸毒一案的被告人、辩护人法定代理人、证人均已到庭。庭前准备活动就绪,可以开庭!”
“现在宣布开庭!”
“书记员”核查当事人身份、“公诉人”宣读起诉书、“被告”就犯罪事实进行陈述、“法定代理人”答辩、“法官”当庭宣判……11名学生组成的中职生模拟法庭,演得活灵活现:“审判长”字正腔圆,有条不紊驾驭庭审过程;“公诉人”严肃谨慎,起诉询问条理清楚;“辩护人”据法辩护。而坐在台下的评委、法官、学生等,则认真地关注着台上参赛学生的一言一行,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下面,本庭进行宣判,全体起立!被告人蔡某某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元。”伴随着“审判长”严肃有力的宣判声,案件进入最终审判环节,“被告人”蔡某某则神情紧张地望着审判席。溧水中等专业学校学生代表队规范的语言、准确的法律运用、激烈的控辩表演,尽显我校学子青春风采,折服在场所有专家评委和现场观众,队员们的表现十分投入,精彩不断,表现突出。
“通过模拟法庭教育,让我和同学们都能直观、深刻地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自觉远离犯罪行为。”担任“审判长”的程子良同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纯粹的列举法律条款和案例进行说教,让他和同学们往往提不起兴趣,而在亲身参与审判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刻理解法律的内涵和严肃性。
“我们是一所郊区职业学校,参加这样大型的模拟法庭比赛还是第一次。庭审的脚本根据比赛的要求由老师和我们一起改编完成的,人员也是精挑细选,排练了快一个月……”指导老师储海平介绍说,参加本次比赛,溧水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保护科科长董嶔、检察员刘艺等对比赛公诉的细节多次给与指导,在改编、排练的过程中,师生的法治意识也在提高,希望多组织这类活动,让学生们在真实的案例和生动的情境中寓教于乐,树立起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仰。
模拟法庭大赛是创新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探索,是推动学生学法、懂法、用法、普法的有益尝试。模拟法庭里演绎的是青春之殇,用法治守护青少年成长。模拟法庭通过现场控辩的方式诠释法律现象和常识,宣传普及法律知识,让学生模拟法官、公诉人、辩护人和被告,直接体现了互动性和参与性,提高了法治宣传教育的参与度和实效性,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让更多中职学生“零距离”接触案件审判,体验法律的威严,从最大层面上提高同学们知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意识,让法律之花在学生的心中真正绽放,从而点亮孩子们心中的法治梦想。
溧水中等专业学校将以此次模拟法庭比赛活动为契机,通过举办模拟法庭展演活动、法治主题班会、法治报告会和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诠释法律现象和常识,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进一步提升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溧水中专校 储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