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批准,江苏省戏剧学校于10月14日至11月8日举办第三期江苏省传统戏剧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10月14日,研培班在省戏校音乐厅举行开班仪式,省戏校校长朱琰、常务副校长赵鲁刚、校党委委员袁晓健出席仪式,来自全省11个市的38名参培学员及省戏校美术科部分师生参加仪式。
赵鲁刚常务副校长主持开班仪式,介绍“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情况和宗旨。扬州市扬剧研究所王权作为学员代表发言,感谢省戏校提供这次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学习机会,让大家可以在良好环境中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他代表全体学员表态,将以饱满的热情、优良的学风、认真的态度积极参加培训期间的学习活动,真正做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朱琰校长代表学校欢迎参培学员的到来。她表示,省戏校举办研培班帮助非遗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提高文化自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她向学员介绍了省戏校的办学历史和办学成果,以及本期研培班的项目背景、前期准备、课程设置等情况,并对学员提出学习和生活管理方面的要求,希望学员们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振兴全省戏曲事业。
第三期江苏省传统戏剧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开设舞美培训班,重点培训各市、县(市、区)戏曲剧团和民间戏曲表演团体舞美骨干,以中国传统戏曲舞美基础知识和戏曲舞美设计基础能力为学习内容,构建“基础课+拓展课+参观交流+实践课”的培训模式,采取课堂教学、专业实训、考察观摩、创作研讨、作品展示等教学形式,涵盖中国非遗保护实践、江苏地域文化概述、戏曲表导演基础知识、舞台设计技巧与方法、手绘基础等十多门课程和讲座,坚持因材施教、问题导向、案例教学,注重理实一体,增强研培实效,帮助参培舞美人员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操作能力,为我省戏曲院团培养戏曲非遗传承人,增强地方戏曲非遗剧种传承活力。
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领导下,省戏校作为试点,于2017年在全国首开了非遗传统戏曲演员和编导两个研培班,2018年又举办了第二期传统戏曲演员研培班,全省共有120多名学员参加了两期研培班的学习培训。省戏校将不断总结经验,围绕传统戏曲传承,开发传统戏曲编导、演员、演奏员、舞美、服化道等研培项目,努力打造面向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