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2286
post:472286

活动育人 艺术育心——记玄武中专16级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3+3)绩溪写生活动

  • 发布时间:2019-05-09 17:07
  • 作者:sch04
  • 点击量:

 

 

2019年4月22日傍晚时分,一群年轻人背着画板、拎着行李走进了安徽省绩溪县家朋乡坎头村。这里的白墙黑瓦,青山绿水,迅速地吸引了他们的目光,清新的山风吹来,到处都是古朴而自然的气息,这是他们在城市里想看也看不到的特殊景致。

这群年轻人来自玄武中专16艺术3班。身为美术设计3+3专业的他们在艺术系王俊英主任、班主任邹柳笛老师、美术教研室王宁华主任、专业指导教师王芳琳的带领下,将要在这里一起度过十天的写生时光。

外出写生,是锤炼专业美术生的必经之路:选取一个人烟稀少相对安静的自然山村,架起一个画板,捧起手中彩笔,让眼前真实的自然之景与脑中的浪漫想象大胆结合,形成带有个人特色的画作。然而这也不是一项简单的活动,因为作画者需要扛着重重的画画工具,徒步翻山越岭,只为选取到一个让自己满意的景色和角度;遇上刮风下雨,画具的精心保护比人更甚;更别提这其中的衣食住行条件,很是辛苦。

然而没有野外写生的锻炼,很难成就出一名画家,因为关在画室内闭门造车,只会让人的思维逐渐僵化,灵感慢慢枯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近现代著名画家陈丹青、刘海粟等人,无一不是这样在山野小路上被磨砺,在寒冬腊月时依然坚守画板前,因此,写生之旅虽然艰苦,却提高了他们的技能,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更为他们未来野外采风的能力奠定基础,培养塑造了这群未来小画家们能吃苦、敢吃苦、愿吃苦的职业精神。

绩溪是个安静的山间小城,一条长长的小溪穿过村子,往下游而去,远远看去,就好像错落有致的梯田中挂了一条白练。徽派建筑的沉稳大气又让这里的山川灵秀之中多了一丝踏实。天公作美,大家刚放下行李,便云雨初霁,长虹当空。学生们踩在湿滑的青苔石板路上,开始为后续的写生进行踩点。第二天一早,便或独自一人,或三五成群,分散于清朗大山间,挥毫泼墨。

学生们沉浸于安静地创作之中,老师们也没有闲着,开始来回巡视,给陷入瓶颈的学生指点迷津。向来沉寂的小山村,仿佛一夜间活了过来,多了些人的喧嚣。到了晚上,大家也没有立即躺下休息,反而自觉聚在一起,拿出自己的成果开始展示。三位指导老师对画作一一进行点评,而后让学生们也自由随机点评,这样的活动让大家的思维碰撞出激烈的火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大家畅所欲言,甚至敢于为了某一观点争论地面红耳赤。最后老师为大家总结出共性问题,再提出一些作画技巧和新的选景方案,为第二天的创作拓宽了思维,开阔了视野。

几天的写生下来,原本不精于专业的学生突飞猛进,原本善于丹青的学生更是精益求精,对自我有了新的突破,直至第四天,已经开始出现了许多可圈可点的精品。

随机采访几位同学,大家脱口而出的不是艰苦,不是疲惫,而是踏实——那是一种不沉迷于手机游戏,用自己的技能付出劳动后有所收获的踏实;是一种不再熬夜聊天隔日补眠,生活开始变规律的踏实;那是一种不再整日家长里短,反而能充分体会自然之美的踏实。

活动育人,艺术育心,这不就是美育的最高境界吗?

十天的集体生活,让学生们也更加深入了解老师,理解老师。他们开始懂得感恩,明白老师的喋喋不休不是唠叨,而是关心;老师的全程陪伴不是监视,而是陪伴;老师的事无巨细不是刺探学生情报,而是为了及时提供情绪疏导。 平安、有序、愉快的写生活动圆满结束,离不开每一位学生的投入努力,每一位指导老师的用心指点,离不开校领导的保驾护航,离不开家长们的全力配合。在此期间,刘雪莲校长和朱红枫主任还专程驱车来看望大家,送来慰问,给活动又增添了一层温情的味道。

相信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最后带回南京的,不仅有画作,有当地特色,更有沉甸甸知识的收获,还有满满的回忆和暖暖的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