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9404
post:469377

我要当小小“非遗”传承人——玄武中专国际部学生赴饮食名店“蒋有记”学习秦淮锅贴制作


 

学校里究竟能学到什么样的课程?每个人都能说出不少答案,但最近玄武中等专业学校国际部开设的这个神秘课程恐怕大家怎么都不会想到:孩子们学到了如何包出一枚正宗的南京“蒋有记”牛肉锅贴!

三周前的一个下午,18国际班的同学在何蕴老师、班主任曹思濛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老东门景区的百年饮食老店“蒋有记”。待孩子们分组落座后,非遗项目“秦淮传统小吃”的传承人蒋玉友老先生身着一身洁白的工作服,为孩子们展示了他的绝活:100度开水和面,以及之后的整个制作流程。 “为什么要用开水和面?”“面皮要用哪里发力去擀?”“剂子一个大概多大?”孩子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蒋老神秘地告诉大家不要急,下次上课我们逐个击破。课后,店主请大家品尝了自家的锅贴,大家吃后激动万分,不单是因为好吃,更是因为最后居然能学会如何制作!第二次课,课堂搬回了学校,同学们进行了小组分工,每桌拿取材料后集体学习如何擀皮。上节课时孩子们的大部分疑问在自己的亲身实践中已经有了答案。这节课人人自己动手,参与度相当高,最后孩子们都手持合格的面皮和蒋老合影,表示通过了考验。最后一次课堂又回到了店里,孩子们要完成最终的挑战:把肉馅包进锅贴。在一系列不完美的作品之后,一个个尖细的锅贴终于被孩子们制作了出来。蒋玉友先生特意为孩子们准备了电磁炉,演示如何在家也能煎出不输给店铺里的、原汁原味的秦淮锅贴。三次课之后,孩子们只要加以练习,就可以做出一枚风味极佳的牛肉锅贴。

为何玄武中专国际部会有这么有趣的饮食制作课程?这是因为,孩子们今后远渡重洋,带着“非遗”文化之南京秦淮小吃的制作技术,既可以成为传播文化的使者,将这份饮食文化撒播海内,又可以在思乡时下厨做出一口温暖“家乡味”,是一举两得的妙事。玄武中专国际部已经开设和将要开设的“非遗”文化课程还包括:中国茶艺、南京白话和传统武术等。这些活动丰富了他们的课堂,也让他们成为了文化的种子——它们必将在另一片土地落地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