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6921
post:466921

南京卫校老教师回忆解剖彩色标签显示标本的制作历史


5月31日,南京卫校张绮霞、管晓白等校庆筹备办的几位老师走访了李正良、高不倚、王锦文等老教师,对学校用于专业教学的人体解剖标本的制作历史进行了了解。

1988年12月,为了提高基础医学教学质量,丰富完善实验教学条件,在戴水保校长和王锦文副校长的领导下,在时任教研组组长高不倚、病理学老师赵文升等老教师组织带领下,解剖教研组李刚、李正良、赵金春、魏福兴、黎伟刚等老师开始自行研制“瓶装彩签显示人体各系统标本”,并列入当年南京市卫生局科研课题计划。经过三年研制,完成了按运动、消化、呼吸、泌尿、脉管、生殖胚胎等各系统分类的202件彩签人体标本的制作。1991年该项研究获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的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同时获江苏省卫生厅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访谈中,大家回忆起当年研制彩签标本时场景,感慨万千。高不倚老师说,当时学校虽然有几具用于教学的大体标本,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的分类标本体系,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容易观察、理解和接受。经过大家研讨,决定由解剖教研组的几位老师根据人体各个系统,分类制作彩色标签的标本。高老师、赵老师精心设计、组织安排,从标本选材、装瓶的玻璃磨制,到福尔马林防腐液的配比,反复试验,精工细作。李正良老师说,制作人体标本是一项精细活,不仅耗时费力,而且长时间接触福尔马林液体,刺鼻的气味使人睁不开眼睛,呼吸道的防护在当时也只有简单的口罩,说实话对身体是有严重影响的。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关心和激励参与制作标本的教师,在专项补贴发放上给以适当倾斜。王锦文老校长说,经过艰苦细致的两年多的努力,完成利用彩签显示的标本,通过了专家组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瓶装彩签显示人体解剖各系统教学标本的研制,设计新颖醒目,制作精良,美观实用,特别是在脊神经分支、大脑皮层机能定位、眼耳副鼻窦、基底动脉组成来源、肝胰壶腹、肾锥体的立体形态等部位的彩签显示,很有独创性,在全国同类学校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时至今日,这套彩签标本仍陈列在南京卫校解剖标本室,供学生专业教学使用,同时在对南京市中小学生和社区科普宣传教育中发挥作用,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