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4205
post:484205

南京职教国赛特别报道之八


——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金牌教练拾祎春老师和她的金牌学生们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业产品)赛项与6月11日到6月13日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市黄岛区黄岛职教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37个代表队的接近160名选手参加比赛,经过四个小时的激战与接近两天的焦急等待, 最终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的顾宇航和何达程同学分别以总分第一名和第四名的优异成绩获得该项目的国赛金牌,当所有人都惊叹于优异成绩的取得之时,隐在他们的身后的正是在南京市职业技能教育战线上战斗多年的拾祎春老师,自2011年以来由她所带领的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信息工程系的Anyloop工作室共获得12枚省技能大赛金牌、5枚全国技能大赛金牌,以及其他各类全国、省、市、行业、各级学会竞赛中累计超过30枚金牌。荣誉只是一瞬间的辉煌,却不知融入了师生们多少的汗水、泪水与一次次的挫折、一回回的突破。让我们走进这个金牌团队,还原金牌背后的真实故事。

指导学生获得17块国赛、省赛金牌的“女汉子”

——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金牌教练拾祎春侧记

拾祎春,计算机专业副教授,2002年至今就职于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2010年起从事专业高精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在指导培养学生的同时不忘自身技能水平的提高,荣获2013年省技能大赛CAD技术(工业产品设计)项目一等奖第一名,曾多次获省技术能手、省巾帼建功标兵、省青年岗位能手、省技能大赛先进工作者、省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全国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等称号,多次参与国家级技能大赛动画项目及机械设计CAD项目裁判工作,被授予全国技能大赛优秀裁判员称号。在教学工作中,她一直秉承着“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原则,公平公正地给予每一位学生同等的机会与关爱,不会因为过往的坏表现去判定一个人,在她的学生中不乏普通人眼中的坏学生,2011年的国赛金牌得主张小龙,高中辍学,离家出走在网吧游荡了大半年,后辗转入校就读计算机专业中专班。2012年的国赛金牌得主庄燕青中考成绩不足当地总分的百分之五十,初中时经常逃课逃学,2015年的国赛金牌得主何达程中学时打架、逃学、早恋样样俱全……,一般的老师都会觉得这样的学生不可教,然而拾老师不以分数论英雄,用心走进这些孩子的内心深处,让学生们得到了从没有过的尊重,以心交心,换来的是这群孩子的蜕变。

在组织技能训练的过程中,拾祎春老师不单单教授学生知识技能,相较之,她更看重于学生品德的塑造、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严谨治学态度的培养,在她心中一直秉承着要做事先做人的原则,她是这样要求自己也是同样要求学生,尊师重道、品行端正、乐于助人、豁达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透过历史历久弥新,需要我们每个人去传承发扬。教学上,她很少直接教授技能,而是通过引导的方式方法,让学生们自己发现问题进而寻找解决方法,并且学会找寻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勾画出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她给予学生的是“渔”的能力而非仅仅是“鱼”。除此以外严谨的治学态度无论是在现在的学习中还是在未来的工作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我们所从事的行业是涉及现在制造加工的,任何的一点误差都可能会产生出严重的后果,轻者经济损失,重者甚至人命关天,作为一名工程行业的设计师需要谨记失之厘毫谬以千里的道理,只有在学习中养成严谨的习惯,才能积极坦然地面对工作中的种种挑战。

人与人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与习惯,作为教师,拾老师反对千篇一律的用墨守成规的方式定义每一位同学,她觉得真正优秀的教师要拥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找到属于个人的独特相处方式,激发每位同学的动力,为他们注入满满的正能量,让这些珍贵的闪光点越发的耀眼照亮所有的昏暗角落。“做最好的自己”是她对于学生们唯一的要求。

“即便不被人看中,也要充实的过好每一天”

——国赛金牌选手顾宇航小记

顾宇航,1998年2月,江苏南京人,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业产品)一等奖第一名,在进入工作室的一年多时间,技能大赛市赛一等奖,省赛一等奖,国赛一等奖,图学会主办CAD大赛三维机械项目一等奖,全国catics网络赛个人一等奖、团体一等奖成员,欧特克能源汽车设计训练营最佳设计奖获得者。如今的顾宇航让人刮目相看,连顾天宇父母都说:“孩子从小学到初中,文化课成绩一直不好,也不被老师看好,谁能想象到他会有今天的变化!……”,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对学校、指导老师、班主任无尽的感激。

入校时,班主任就告诉他“这不是重点高中、也不是名牌大学、这是高职学校,即便不被人看中,你也要充实的过好每一天”。一年级时,他参加校技能大赛崭露头角。顾宇航学的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他越发“痴迷”起来,一头扎进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业产品) 的世界里,在实训过程中,他认真琢磨老师所教的每一个细节,作好记录;实训结束,他还“纠缠”着指导老师反复讨论技术流程。他在自己的刻苦钻研中获得乐趣,在完成训练的过程中获取经验,在各类的比赛中历练本领。“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在刚刚结束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他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拔得头筹,然而他深深地记得指导老师的教诲“这里不是人生的巅峰,而只是人生巅峰的起点,成绩只属于过去,抬头往前,未来的征途在向我们招手” 。

“请相信我,我会努力改变”

——国赛金牌选手何达程小记

何达程,1998年9月,江西上饶人,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业产品)一等奖第四名,站在向往已久的全国大赛领奖台上,何达程出了招牌式的憨笑,这个来自江西农村的孩子,很小便离开父母,和中国多数留守儿童一样,目睹了父母外出打工的艰辛,品尝到了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孤单,由于疏于管教,中学时的他受到了不良的影响,学会了旷课逃学,与不良社会人员会在一起打架滋事,他都干过。母亲不知道为他流过了多少泪水,在进入学校的那一刻,他告诉妈妈,“请相信我,我会努力改变”。长久以来形成的坏习惯岂能说改就改,一年级时正当拾老师在各个班级中物色优秀选手的时候,他的班主任吴老师将他带到了拾老师的面前,“拾老师,您看一下这孩子吧,他很想改变自己……”“那就留下试试吧”,这一试就试了一年多,“每天改变多一点,日积月累一定能够成功”这是他时刻鼓励自己的话,由于技术的突飞猛进,不久他便成为了同学们公认的“学霸”,“技术一号”。

在国赛冲刺阶段,何达程整天泡在实训中心,几乎每天从早上6点练习到晚上11点,有时候甚至到12点。一次次参加市、省、国家级技能大赛不仅让他巩固了理论知识,学到了实验技能和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事情认真做,认真事情重复做”的思维和态度。何程达凭着坚持的毅力和那份执着劲儿,实现了自己的夺金梦想,也完成了自己辉煌的蜕变。

生活中,何达程还是一位细心感恩的孩子,指导老师拾祎春曾很动情的说,虽然带大赛很辛苦,放弃了寒暑假很多陪伴家人休息休闲时间,整天和参加大赛的孩子们“泡”在一起,但她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自己生病卧床时,何程达等孩子跑到菜场买菜到家,忙着烧菜煮汤照顾老师,那一刻作为指导老师再多的艰辛都化成为感动幸福的热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