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4204
post:484204

南京职教国赛特别报道之九


技能大赛:职校生成才新途径
——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全国大赛“七连冠”

 

 

 

2015年,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18名师生分别赴江苏扬州、山东寿光、北京和天津参加光伏发电技术、电梯维修保养、物联网应用维护技术和楼宇智能化安装与调试等4个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团体项目比赛,一举夺得4枚金牌,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团体总分和获奖率蝉联全国“七连冠”。该校作为首批省级土木水利类职业教育技能教学研究基地,连续七年承担全省土木水利专业的技能教学和国赛集训工作,2015年承担的电梯维修保养和楼宇智能化安装与调试项目7个参赛队获得6金1银。在汗水和成绩中,总结出大赛获胜的三大法宝:健全的管理网络、周密的后勤保障和优秀的集训团队。
    据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张荣胜校长介绍,该校坚持技能大赛与日常教学相结合、与社会培训相结合、与实训考证相结合、与职业素养养成相结合,覆盖每个教研室、每个专业、每个老师、每个学生,坚持年年有校级比赛,迄今为止已成功开展9届校级技能大赛,实施校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层层选拔、级级推进,选拔反应快、肯钻研、理论好的“金牌”选手参加集训和省赛、国赛。2009年以来,该校师生在省级、国家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共获得142金120银54铜,成为家喻户晓的“实力派”,吸引全国各地的职业院校前来“学艺”。
    大赛为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成长、成才搭建平台,通过大赛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了一大批符合社会需求、满足终身学习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有的甚至还是在校学生。杨林、胡志伟已经成为世界500强企业博世西门子集团的车间主任和培训工程师、“发明达人”孙铭阳入职南京地铁研发部门、世界大赛“砌筑王”徐贝贝、“金牌标兵”吴正凯留校担任技能助教、光伏项目“安装高手”胡秋冬、“创业达人”高圆圆年薪超20万……他们都是技能大赛的成功典型,他们的事迹在校园内外广为流传。该校还与南京地铁等近200个国家大中型战略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而大赛获奖选手备受企业青睐,该校多名获奖选手尚未毕业就被企业“预定”,不少单位提供的实习期起薪达4000~7000元/月,甚至有的大赛“冠军班”被企业“包揽”,成为企业的“香饽饽”,毕业生就业率100%,对口就业率98%。

我们的国赛“取金”路

——记2015年“楼宇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江苏集训队

题记:从2015年4月10日江苏启动该赛项国赛集训至2015年6月30日我们全队出发赴津决赛,我们三支队伍一起经历了整整81天,这过程犹如玄奘的西天取经路,在历经众多困难与挑战后我们不辱使命,终取得真金而归。

时至今日,虽然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业已落下帷幕,但每每回想起那7月2日那天的情形,还是会令我们所有人不免有所激动。在成绩公布会上,当裁判长在逐一报出获得各奖项的学校时,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仔细的倾听着,生怕错过那熟悉的名字,在焦急的等待中我们终于迎来了那熟悉的名字:……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更让大家沸腾的是我们三支代表队又一次皆获一等奖殊荣,蝉联江苏队在该赛项上的大满贯。此时的我们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感慨万千,回想起国赛集训这两个阶段来的辛苦与付出,那一幕幕的场景不禁在眼前浮现起来。

时间倒流回2015年4月10日下午,在南京高职校E1楼会议室,这里正举行2015年国赛土木水利项目中职组江苏集训队开训仪式。本赛项参会的四支省内强队将会在接下来近一个月的时间里,经过5轮选拔测试来竞争代表江苏参赛的3个名额,一旦确定最终的参赛队,他们又将面临不定期的测试与更加严酷的训练来组成江苏队,从而才能与全国各路好手同台竞技、一展江苏风采。此刻大家心中都非常清楚肩上的压力与挑战将会是多大,这不仅是队与队之间的竞争,还有江苏队先前那巨大的荣誉光环。如果说开训仪式吹响了出发的号角,那么我们的取金队伍就该真正启程了。

日复一日的训练是高强度的,每一场的训练(算上前期设备及耗材的准备、后期功能演示后设备的拆除、规整)需要近5个小时,同时由于涉及设备种类与数量的众多,我们随时面临着各种问题的产生与排除,但不久我们就遇到了一个大“妖怪”——今年国赛增设了新的比赛设备,同时因大赛设备提供厂商产品更新升级致使部分设备有所变化。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训练所用的设备与最终比赛时会不同。倘若不解决这个问题,这将会是我们取得金牌路上一个很大的隐患。怎么办?这个问题摆在了我们这些——悟空、八戒、沙僧——教练身上。大家经过商讨之后,认为首要便是联系厂商能否尽快购得新增设备以及了解哪些设备有变动、有何变动。然而由于厂家的生产能力及国内其他参赛队也需购买等因素,我们获得新设备的时间一拖再拖,为此我们的教练组不得不去请——集训队专家组、省、市及学校领导——援兵,同时自己也积极的联系厂家,在得到确切的发货时间后,即日就派专人奔赴厂家实地了解情况,并带回了新设备,为选手上手新设备赢得了时间。

日复一日的训练是略显单调与枯燥的,在漫漫打“怪”升级的路上,我们又遇到了另一个大“妖怪”——我们的参赛选手尤其是在进入二阶段后,都不同程度上出现了消极、停滞的情况。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整个取“金”团队来说必将是毁灭性的。大家试想一下,倘若在唐僧西天取经过程中,其有一丝的动摇与退却,还能抱得真经而归吗?我们都知道一个人最大的困难就是战胜自己,那怎么才能使得我们的选手战胜自己、再次突破?我们的教练想了很多方法:又是谈心又是组织大家一起看励志视频,终于大家慢慢发现由于长时间在同一个熟悉的地方训练:熟悉的设备、熟悉的老师,使得各位选手不同程度的产生了一种不易察觉的自我满足。在了解到缘由后,我们教练组一是联系不同面孔的老师与专家来对他们进行评测;二是联系不同的、条件允许的学校进行拉练,既是增强他们的临场应变能力,又是让他们发现自身的不足,能够再次进步。

经过日复一日的训练,近乎残酷的省专家组测试,我们信心满满、满怀斗志,于6月30日全队向着天津进发,向着属于我们的胜利进击。

南京高职校“电梯维修保养”团队

成功实现国赛三连冠的秘诀

2015年6月14日-15日,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梯维修保养”赛项竞赛在山东寿光顺利举行。经过为期两天(第一天维修、第二天理论和保养)的紧张角逐,我校代表队勇夺该赛项“三连冠”。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电梯维修保养”赛项为团体赛,以院校为单位组队参赛,每支参赛队由2名选手组成。全部比赛任务须在现场完成,包括电梯维修、电梯保养和基础理论竞赛等三部分。通过竞赛,检验参赛选手对电梯维修保养方法的掌握,考察选手的基本职业素养、安全与效率意识、质量管理意识、成本控制意识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引领职业院校电梯安装与维护等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加快电梯维修保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今年是我校代表江苏省教育厅第三次参加此项目的全国竞赛,就今年的比赛情况,历经半年多的艰辛辅导,在校领导、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下,不负众望,终于再次取得了“电梯维修保养”赛项一等奖的好成绩,顺利实现了该赛项的三连冠。

自从今年4月10日成立“电梯维修保养”国赛集训队以后,认识了我们的队友吴江队、天目湖队和无锡队,他们在日后的集训过程中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作为本次集训的专家高祥老师和杜夕平工程师,认真周密的给我们集训队制定了集训周期计划以及考核计划,正是有了他们的初期计划,在集训项目组长组织下,我们制定完善了一份详细的集训计划,这份计划一直陪伴我们走进国赛赛场。在集训的前一阶段,我们队的选手发现了和队友们的差距,但是他们并没有气馁,而是向他们请教学习,不断的做单项训练。为了给他们打气,我们指导老师和选手进行单项比赛,提高他们的积极性,稳定他们的情绪。在这里,尤其要感谢其他几个队的指导老师,正是他们的无私分享,将他们的经验跟我们一起分享,才能让我们的学生有很快的进步,这是一个和谐的集训团队!在集训队组长的带领下,我们每天都有收获,四支集训队拧成了一根绳,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江苏省的荣誉而战!

我们训练质量的提高,离不开省市各级领导的支持。每当我们选手训练到瓶颈状态时,省里安排的专家们会给我们很大的帮助,在一次一次的考核中,我们都收获了很多,对学生状态的调节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专家们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指导,更多的是给了我们更宽阔的思路,为日后的训练有了指导性的意义,而且每次考核结束,能让我们感受到很大的压力,这些压力无形中在一次一次的督促着我们刻苦训练。因此,我们今天的成绩,和各级领导们的关心,专家们悉心指导是密不可分的。

选手们的训练是酸甜苦辣的,是刻骨铭心的,是他们人生的宝贵财富!两个多月的集训,选手们在训练过程中从未叫过一声苦,哪怕是生病了都坚持在训练场地上,每次训练下来汗水都浸透了衣服。有的学生手部都出现了劳损,但心中的那个信念一直告诉他不能倒下,其实我们指导老师的心中很不是滋味。每次看到学生们完成训练项目后的成功感和他们脸上露出的喜悦之情,是我们指导老师最大的欣慰。当然,有时候学生在训练时,发现自己怎么都做不好,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情绪波动的很厉害。我们指导老师及时发现后会帮助他疏导心理,帮他解决问题,让他慢慢的再恢复自信,而且发现他们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了。在一次一次的专家考核中,也锻炼了他们的心理素质,这也促使他们在国赛的赛场上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

选手们的集训生活是单调的,是寂寞的。两个多月的集训生活是很漫长的,封闭式的管理,没有任何的娱乐和假期,这使得学生们的情绪波动很大,训练缺乏动力。我们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状态及时进行疏导,时时刻刻的陪伴着他们,带着他们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每天早晨的跑步训练,让选手们的身心都得到了锻炼,同时还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力,促进了队员之间的关系。四个队的八名选手和八名指导教师如同一家人,不仅体现在日常的训练中,就连生活中也互相关心互相照顾,我们是真正的团队!

国赛集训过程中,我们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是我们的坚强的后盾。在集训的这两个多月时间里,学校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让我们少了很多的后顾之忧。生活上,有求必应,对我们是体贴的照顾;训练上,我们需要的材料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我们,及时的了解关心我们的训练进度,确保训练的正常开展。感谢学校的领导,感谢帮助过我们的老师。

国赛的比赛成绩是可喜的,选手们在赛场上也体现了江苏队的风采,现场的状态让赛场工作人员赞不绝口。虽然这次的比赛成绩非常出色,但是学生在比赛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有的,我们会在今后的训练中的作好总结和反思,争取以后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