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355
post:492355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 发布时间:2015-07-03 15:48
  • 作者:李春晖
  • 点击量: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弄懂“宋庆龄舍不得这两棵樟树”的真正原因。

2、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学习本课“借物喻人”,运用关联词等的写作方法。体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

1、    弄懂“宋庆龄舍不得这两棵樟树”的真正原因。

教学难点:体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第一板块:导入、质疑。

1、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先请大家齐读上节课学过的1—3自然段。(齐读)

2、            过渡:读到这里,我们自然而然就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3、            导入:宋庆龄同志为什么舍不得这两棵樟树呢?(今天我们就继续走进课文,深入研读。)

第二板块:通过讨论,探究“舍不得”的原因。

一、    过渡:课前,同学们就这个问题已经做了这样的小研究【出示小研究内容】请一位同学读读。

二、    小组合作学习:

1、共同朗读好课文第45自然段。

2、交流自己的想法,并互相补充。

3、商量好汇报方式。

三、    小组汇报交流

(一)细读第4自然段:

师:引——为什么舍不得?我们先来品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出示课文第4自然段】

预设1:因为樟树四季常青、蓬蓬勃勃,所以宋庆龄舍不得这两棵樟树。【板书 :蓬蓬勃勃、四季常青】。

1、其实这里写到了樟树的外在特点。那么课文又是从哪些方面具体描写樟树“蓬蓬勃勃”的呢?【枝干粗壮、树叶稠密、四季常青】

预设2:学生说到:枝干粗壮 树叶稠密 等。师总结:是的,这些都是樟树的外在特点,而这些都说明了樟树生长得——蓬蓬勃勃。

2、 点出“无论……总是……”说明了什么?(说明樟树的生命力强)

3、 想象一下,一年四季,樟树要经历多少风风雨雨,经受自然界的多少磨难呀!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赞美一下樟树吗?【练习造句】

(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樟树总是……。无论……

3、你们能通过朗读表现樟树的蓬蓬勃勃,生命力旺盛吗?

1)指一组小组成员再读。同学评价,再读

2)集体读。

3)小结:这一自然段从枝干粗壮、树叶稠密、四季常青几个方面描写出了樟树蓬蓬勃勃的样子。

4、相信这两棵樟树的样子已经记在了你们的心中。能试着背一背吗?(出示填空)

5、过渡:这样四季常青的樟树让宋庆龄舍不得,我想,宋庆龄喜爱的不仅是樟树的样子吧!这蓬蓬勃勃的樟树和宋庆龄有没有什么联系或相似之处呢?我们继续交流。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2-3人)后,出示一段资料(从1948年到1963年……岁月。)

4、 总结,是呀,樟树是宋庆龄生前十分喜爱的树木,樟树陪伴着她度过了人生很多重要的岁月。

5、【想象,练习说话】当她处理事务感到疲惫时,看到这两棵樟树,她也许会……;当她思念逝去的爱人孙中山时,看到这两棵樟树,她……;当……时,看到着两棵樟树,她……

6、宋庆龄欣赏樟树的生机勃勃,生命力强,她自己不也像樟树那样:(出示:无论……还是……,宋庆龄总是……)1-2人练习说话。

(二) 宋庆龄为什么舍不得这两棵樟树,还有其他原因吗?我们一起看看第5自然段中直接描写樟树的段落。

1、再请一个小组汇报:

宋庆龄舍不得的就是樟树,它的——香气拒虫,永久保持。【板书:香气拒虫永久保持

2它的香气永久保持,表现在

A、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它的香气不变。

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

当它……,它的香气仍然不变。(配合图片出示)

b.(教师引说)能拒虫表现在——“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年,虫类就……”

“只要这木质存在十年,虫类就……”

“只要这木质存在百年,虫类就……”

C、“樟树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追问:就在哪里?(师指着板书——香气拒虫 永久保持)

3作者为了把樟树的可贵之处写清楚,还用了很多关联词呢!你能快速找出来吗?(学生圈)

你画出的关联词是哪些?(一边说,一边点红“而……,而且……,即使……仍然……;只要……就……)

4、 去掉“即使……仍然……,只要……就……”读一读。

加上关联词再读一读,你能体会到用关联词的作用吗?(用上关联词,就更加突出、强调樟树的特点,加强了语气,也使文章的脉络就更清楚了!)作者就是这样利用关联词把樟树的内在品质层层递进的描写清楚了。

5、借助关联词背一背这段话。【出示:只有关联词的填空题】【同桌互背,指名背,全班背诵】

6、作者不但利用关联词层层递进地写出了樟树香气永存,能拒虫的特点,还用了什么方法突出这一特点呢?(学生回答)

师小结:(讲别的树木容易招虫,特以石榴树为例,目的是为了与樟树的内在特点做对比,可以更加突出樟树的可贵之处)

总结:因为樟树香气拒虫,永久保持,具备这么难能可贵的品质,难怪宋庆龄舍不得这两棵樟树呢!

7、那么,樟树的这一可贵之处,又与宋庆铃的哪些品质息息相关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段资料,自己的体会。(先让学生自由谈一谈)

相机板书:   坚强不屈   一身正气 

8宋庆龄为什么舍不得这两棵樟树?(请结合樟树的特点和宋庆龄的品质完整回答。)

师反馈总结:

樟树蓬蓬勃勃——宋庆龄精神如同樟树一般蓬蓬勃勃,端庄美丽。

樟树拒虫——宋庆龄坚强不屈、一身正气地对抗敌人

樟树香气能永久保持——宋庆龄爱祖国爱人民的精神永不改变

第三板块:品读结尾,揭示写作特点。

1引读过渡:难怪,课文最后说:“人们……”提出问题:人们瞻仰宋庆龄故居时为什么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影,人们永久纪念的是什么?(对宋庆龄的坚强不屈……的怀念赞颂)

2、教师总结:

两棵樟树就是—— (宋庆龄精神的化身)  看到这两棵樟树,人们仿佛就看到——(宋庆龄)

像这样表面上写樟树,实际上却是通过樟树来写人的写作方法叫做——借物喻人(出示)。真是树如其人,人如其树啊!

第四板块:补充延伸。

1、周恩来总理称赞她是“国之瑰宝”。

2、世界人民赞誉她是“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 ”。

3、美国记者安娜说:“她是我所知道的世界上最温柔,最高雅的女性。”

师:她的美德就像樟树一样四季常青,芳香四溢,永远播洒在人们的心间!

4、为了纪念宋庆龄高贵的品质,继承和发扬她的伟大精神,上海宋庆龄基金会于19856月设立宋庆龄奖励基金,并用她最喜欢的樟树命名为“宋庆龄樟树奖”。表彰在妇女儿童事业领域里作出卓越贡献的人士。著名特级教师我们敬爱的斯霞奶奶,著名作家冰心,汶川地震保护妇女儿童安全的公安干警蒋敏,中国首位太空授课女教师王亚平… …都曾获得过此奖!

5教师总结:这是两棵蓬蓬勃勃的樟树,这是两棵香气永存的樟树,这更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的樟树!(师指板书)

板书设计:一身正气      四季常青 蓬蓬勃勃

          坚强不屈      香气拒虫 永久保持

                  借物喻人

上一篇:三下 习作6
下一篇:朱悦教学设计